生则有情,情岂离形。养形存生,岐分万程。去万归一,其中有精。
惟窈惟冥,与世莫争。纯气之守,知巧弗受。游乎物初,物皆尘垢。
身外则存,神全则有。开天之天,天先天后。痀偻承蜩,没人操舟。
神寄蜩翼,身与舟游。人皆金注,我独瓦投。人皆涂畏,我独近求。
说彘者祝,养鸡似木。吕梁安蹴,视水犹陆。鐻成梓庆,忘吾心目。
马败东稷,安能更逐。此惟至人,遗物遗身。款启之民,内外交沦。
乐鴳以韶,载鼷以轮。委蛇捧首,复见水漘。
【注释】
- 生则有情,情岂离形:人出生就有一种感情,这种感情不是离开形体的。
- 养形存生,岐分万程:保养身体来生存,歧分万条道路。
- 去万归一,其中有精:去掉万种差别回归到“一”中,这其中包含着微妙的道理。
- 惟窈惟冥,与世莫争:只有深邃和静默,不与世俗争斗。
- 纯气之守,知巧弗受:保持纯朴之气的守护,不被聪明才智所接受。
- 游乎物初,物皆尘垢:在万物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是尘垢。
- 身外则存,神全则有:身体以外的东西存在,精神才能完整。
- 开天之天,天先天后:揭开了天的面纱(即天的真实面目),天先于地而存在。
- 痀偻承蜩,没人操舟:形容老人伛偻着身子学射箭,没有人驾驶船桨。
- 神寄蜩翼,身与舟游:把心灵寄托在蝉的翅膀上,身体随船飘荡。
- 人皆金注,我独瓦投:人们都像金子一样珍贵,我却像泥土一般平凡。
- 人皆涂畏,我独近求:人们都害怕涂漆,我却接近它以求得它。
- 说彘者祝,养鸡似木:卖猪的人祈祷,养鸡如同树木那样精心照料。
- 吕梁安蹴,视水犹陆:吕梁安踏,看水就像陆地一样。
- 鐻成梓庆,忘吾心目:梓庆铸钟时忘记了自己,忘了自己的心和眼。
- 马败东稷,安能更逐:如果马败了,怎么能再次追逐。
- 此惟至人,遗物遗身:只有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才超越了物质和自身。
- 款启之民,内外交沦:广泛地启发民众,内部和外部都受到感化。
- 乐鴳以韶,载鼷以轮:快乐地唱歌,让蟋蟀随着车轮滚动。
- 委蛇捧首,复见水漘:弯曲的身体低头捧着头,又见到了流水。
【赏析】
《骈拇篇》选自《庄子·外篇》。《骈拇》篇是一篇借批评当时统治者的言行来揭露社会黑暗、批判礼教伪善之作。文章开头写庄子对齐宣王讲骈拇(长出多指的手)之无用的一番议论,并以此展开全文。庄子认为,齐宣王的“骈拇枝措”之“无用”正是“大用”(《大宗师》)。他进一步指出,那些所谓“无用”的东西实际上却是“有用”的。因为“无用”之物,可以使人“忘足”,使人超脱现实,进入理想的世界;“无用”之物,可以使人“遗物”、“遗世”。这实际上是庄子对齐宣王治国方略的委婉批评。
《骈拇》篇从齐宣王的“骈拇枝措”之“无用”说到“无用”之物可以“忘足”,然后进而论述“无用”之物可以“遗物”、“遗世”。“无用”之物,可以使人“忘足”,使人超脱现实,进入理想的世界;“无用”之物,可以使人“遗物”、“遗世”。这正是庄子所说的“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这是庄子对于齐宣王治国方略的委婉批评。
《骈拇》篇通过齐宣王与庄周的对话,表达了庄子的哲学思想。他主张顺应自然,反对人为的强加于事物之上的“骈拇枝措”;他反对儒家的仁义礼智之道,提倡“道法自然”,强调要顺应自然规律行事为人;他强调“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也就是“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神”。这些观点体现了庄子哲学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