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腐神奇,相化若宜。天下一气,古今一时。圣人贵一,至人无为。
六合为巨,其内未离。秋毫为小,成体因之。何小何巨,道将女随。
被衣言道,啮缺堕肢。媒媒晦晦,不可谋思。身之初有,其蜕孰委。
行亦胡往,处亦胡持。生胎生卵,八九窍差。其来无迹,其往无涯。
无门无房,上下高卑。终则复始,天物交资。须臾之说,奚足儒儿。
白驹之过,忽然而驰。勃然出此,油然入斯。不形之形,人所同私。
道无不在,在恶可期。不际之际,物所共疑。老龙冥冥,泰清孜孜。
光耀视窅,捶钩莫移。无人无物,谁怒谁嘻。未有天地,其初可窥。
古人同化,今人内疲。为物逆旅,终为物欺。儒墨蚩蚩,是非相嗤。
知乃不知,不知乃知。无问无应,曰希曰夷。夫惟希夷,曰天古师。

下面是对《骈拇》的逐句释义与赏析:

  1. 诗句原文
    臭腐神奇,相化若宜。

  2. 译文及注释

  • 诗句译文:腐烂和新鲜相互转化,似乎很合适。
  • 关键词:臭腐、神奇、相化、若宜
  • 赏析:此句表达了万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变化,暗示了生死、腐朽与新生的循环。
  1. 诗句原文:天下一气,古今一时。

  2. 译文及注释

  • 诗句译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遵循同一个规律,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 关键词:天下、一气、古今、一时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宇宙间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体现了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1. 诗句原文:圣人贵一,至人无为。

  2. 译文及注释

  • 诗句译文:圣人追求的是单一的原则,至人则顺应自然而不做任何干预。
  • 关键词:圣人、至人、一、无为
  • 赏析:这里体现了道家对于“无为”理念的重视,认为通过顺应自然可以达到最高的智慧。
  1. 诗句原文:六合为巨,其内未离。

  2. 译文及注释

  • 诗句译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虽然庞大无边,但它们的本质并未分离。
  • 关键词:六合、巨、未离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宇宙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同时也反映了道家的自然观。
  1. 诗句原文:秋毫为小,成体因之。

  2. 译文及注释

  • 诗句译文: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是构成整个形体的基础。
  • 关键词:秋毫、小小、成体、因之
  • 赏析:这句诗揭示了事物的相互依存关系,强调了整体性。
  1. 诗句原文:何小何巨,道将女随。

  2. 译文及注释

  • 诗句译文:无论多么微小或巨大,都随着道的变化而变化。
  • 关键词:何小何巨、道将、随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道家的顺应自然原则,即一切都在道的影响下不断变化。
  1. 诗句原文:被衣言道,啮缺堕肢。

  2. 译文及注释

  • 诗句译文:穿着衣裳讲述道理,像啮缺一样失去了四肢。
  • 关键词:被衣、言道、啮缺、堕肢
  • 赏析:这里用啮缺作为比喻,形容那些脱离实际只知空谈的人。
  1. 诗句原文:媒媒晦晦,不可谋思。

  2. 译文及注释

  • 诗句译文:言辞含糊不清,让人无法捉摸其真实意图。
  • 关键词:媒媒、晦晦、不可谋思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道家的隐逸哲学,强调言语的含蓄和深远。
  1. 诗句原文:身之初有,其蜕孰委。

  2. 译文及注释

  • 诗句译文:身体初生时的形状和结构,谁又能真正理解?
  • 关键词:身之初有、蜕、孰委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对生命初态神秘性的感叹,以及对知识局限性的认识。
  1. 诗句原文:行亦胡往,处亦胡持。

  2. 译文及注释

  • 诗句译文:行动起来也难以预测,处于某种状态也无法把握。
  • 关键词:行、处、胡往、胡持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制性,体现了道家对自然和命运的看法。
  1. 诗句原文:生胎生卵,八九窍差。

  2. 译文及注释

  • 诗句译文:从诞生到成长的过程中,婴儿会经历八种感官的发育。
  • 关键词:生胎、生卵、八九窍差
  •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婴儿成长过程的自然顺序和生理发展。
  1. 诗句原文:其来无迹,其往无涯。

  2. 译文及注释

  • 诗句译文:它的到来没有痕迹可循,它的离去没有尽头可寻。
  • 关键词:来无迹、往无涯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时间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强调了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1. 诗句原文:无门无房,上下高卑。

  2. 译文及注释

  • 诗句译文:没有一个固定的门户或居所,无论是高还是低都在其中。
  • 关键词:无门无房、上下高卑
  •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道家的虚无主义,强调了宇宙的无边界性和包容性。
  1. 诗句原文:终则复始,天物交资。

  2. 译文及注释

  • 诗句译文:最终又回归到最初的状态,天地万物互相资助。
  • 关键词:复始、天物交资
  •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事物循环往复的自然规律,体现了道家的宇宙观。
  1. 诗句原文:须臾之说,奚足儒儿。

  2. 译文及注释

  • 诗句译文:片刻之间的言论,有什么值得儒家子弟去学习呢?
  • 关键词:须臾之说、奚足儒者
  •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对儒家繁琐礼节的批判,强调了道家的简约主义和自然态度。

《骈拇》是一篇充满哲理的作品,通过对形体变化的讨论揭示了道家的自然观和伦理观。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庄子的思想,还能够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