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近相思水,愁添今古流。
所思在何许,古之失意俦。
湘娥目眇眇,楚臣恨悠悠。
颇疑洞庭叶,先飞天地秋。
江枫湛千里,渚竹变双眸。
春心伤夏日,朱野动炎飕。
浴兰成我洁,分艾与时求。
一薰虽可畏,百炼岂能柔。
持此慨慷怀,于今果孰酬。
始怨人胡往,其亦知我忧。
五日
地近相思水,愁添今古流。
所思在何许,古之失意俦。
湘娥目眇眇,楚臣恨悠悠。
颇疑洞庭叶,先飞天地秋。
江枫湛千里,渚竹变双眸。
春心伤夏日,朱野动炎飕。
浴兰成我洁,分艾与时求。
一薰虽可畏,百炼岂能柔。
持此慨慷怀,于今果孰酬。
始怨人胡往,其亦知我忧。
注释:
- 地近相思水:相思水是湘水的别称,这里指湘江。2. 愁添今古流:愁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加深。3. 所思在何许:心中所思念的人在什么地方呢?4. 古之失意俦:古代那些失意的英雄们。5. 湘娥目眇眇:传说中湘水女神的眼睛像盲人一样,看不到东西。6. 楚臣恨悠悠: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屈原,因忠而被贬,心怀国恨,他的忧愁是深深的、长久的。7. 颇疑洞庭叶:洞庭湖的叶子随风飘落,仿佛是洞庭湖上的树叶被风吹走了。8. 先飞天地秋:秋天到来时,落叶最先飘落到大地。9. 江枫湛千里:江边的枫树在秋天显得格外醒目,整个江面都染上了红色。10. 渚竹变双眸:小洲上的竹子随风摇曳,好像眼睛一样。11. 春心伤夏日:春天的景色让人感到伤感,到了夏天更是如此。12. 朱野动炎飕:红色的田野上吹来了热风,使人感到炎热和烦躁。13. 浴兰成我洁:沐浴兰香可以使自己变得纯洁无瑕。14. 分艾与时求:将艾草分成两半,以祈求吉祥平安。15. 一薰虽可畏:虽然有香气(如艾草),但是经过多次熏烤后会变得很脆弱。16. 百炼岂能柔:经过了无数次的锤炼,即使再怎么柔软也不能变得柔软了。17. 持此慨慷怀:抱着这种感慨情怀,对现在的人事进行反思和评价。18. 于今果孰酬:到现在究竟谁能得到真正的回报呢?
赏析:
这首五言诗,是诗人在湖南长沙任司马期间所作,作诗之时当在元和九年(814)初夏。诗人在长沙任职期间写了《九日登长沙岳麓楼》七律一首,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愤懑之情;这首诗则是作者在长沙时写的一首咏物抒怀之作。
首联“地近相思水,愁添今古流”写景起兴,诗人面对湘江之水,自然产生一种相思的愁绪,这种愁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加深。
颔联“所思在何许,古之失意俦”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他思念的对象在哪里呢?古人中那些失意的英雄们啊!诗人在这里借古人之悲来抒发自己的愁绪。
颈联“湘娥目眇眇,楚臣恨悠悠”描写湘江女神的眼睛像盲人一样,看不见东西;楚臣屈原心怀国恨,他的忧愁是深深的、长久的。诗人通过描绘这两个形象,表达了自己在政治生涯中的无奈和孤独感。
尾联“颇疑洞庭叶,先飞天地秋”诗人想象洞庭湖边的叶子随风飘落,仿佛洞庭湖上的树叶被风吹走了;春天的景色让人感到伤感,到了夏天更是如此。诗人通过对季节变化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湘江之水、湘江女神和楚臣屈原的描绘和抒情,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愁绪和孤独感。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古人和自身的遭遇,表现了自己在政治上的无奈和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