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山河色,垆头不可凭。
壑舟潜并徙,郡阁傍谁登。
世路深惊骨,交情倍拊膺。
重过金筑路,千嶂暮云凝。
【注释】
贵筑:古地,在今四川泸州北。严镇宁苏普安:三地名,在今四川泸州北。各留欢信宿别:各在一处留宿,欢会之后分别了却。忽十载:忽然十年过去了。泉下:指阴间或死后,泉下指阴曹。流涕赋此:因怀念故人而流泪写诗。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友人在蜀中分别后十年重过旧游地时写的。首二句写诗人到贵、普、安三州去看望友人,并留宿于当地。“此日山河色”,即指贵州的山水。“山河”二字,既实写山川之胜,又暗点诗人的行踪;“垆头不可凭”句意谓酒肆里不能靠边,形容旅途之辛苦。三、四两句写诗人在故人处住宿后,便乘舟沿江而下,经贵、泸二州,最后抵达泸州。“郡阁傍谁登?”意思是说,在郡城附近有没有人能登临眺望?这反映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五、六两句写诗人在旅途中深感世路艰险,人情冷暖,感慨颇深。“交情倍拊膺”,意思是说,想到朋友之间感情深厚,彼此相扶持,不禁激动得拍打胸脯,内心十分激动。“重过金筑路,千嶂暮云凝。”意思是说,经过千山万水,终于来到故地,只见暮色沉沉,群山环绕,云雾缭绕,令人肃然起敬。
全诗以“往予经贵筑严镇宁苏普安各留欢信宿别忽十载”开头,交待了此行的目的和原因。接着用“此日山河色,垆头不可凭”、“壑舟潜并徙,郡阁傍谁登”等诗句描写行程,表现了诗人旅途劳顿的情态。“世路深惊骨,交情倍拊膺”,“重过金筑路,千嶂暮云凝”几句,则是诗人对人生和友情的体悟与感慨。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开阔高远,风格清丽秀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