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愁何事,方方八节滩。
孤村浮水上,一雁叫江干。
谁挂仰天瓦,空扳下坂丸。
邻家来冀北,翘首问长安。
注释:
兀坐愁何事,方方八节滩。
孤村浮水上,一雁叫江干。
谁挂仰天瓦,空扳下坂丸。
邻家来冀北,翘首问长安。
翻译:
我独自坐在这愁绪满怀,不知为何。眼前是一片广阔的河滩。
孤零零的村庄漂浮在水上,一雁叫声划破江面。
是谁挂着屋脊上那片瓦,空手扳动下坂的石丸。
邻家的孩子来到我家,翘首期盼着询问京城的消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水乡风光和人情的诗。诗人通过对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寥的情感。
“兀坐愁何事,方方八节滩。”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忧郁。他独自一人坐在河边,愁绪满怀,不知道是什么让他如此痛苦。”方方”二字用得巧妙,形象地描绘了八节滩的地形特点。
“孤村浮水上,一雁叫江干。”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画面。孤零零的村庄在水面上漂浮,一只大雁在江边鸣叫。这里的”浮”字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村庄在水中的状态,而”一雁叫江干”则增添了一丝凄凉之感。
“谁挂仰天瓦,空扳下坂丸。” 这句诗表现了诗人的无奈和悲伤。他看到有人正在修理屋顶上的瓦片,但无人帮忙。同时,他自己也在努力扳动下坂的石丸,但却无法完成任务。这里的”空”字让人感到一种无力感,而”仰天瓦”和”下坂丸”则分别描绘了修复工作的不同方面。
“邻家来冀北,翘首问长安。” 这句诗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看到邻居的孩子从河北过来,翘首期待着与自己的交谈。这里的”冀北”是指河北省,而”长安”则是指唐朝的都城。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