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衄旋师返北辕,转教航海辟乾坤。
金多旧借牛皮地,水涨新通鹿耳门。
赤嵌城孤遗旧业,红夷援绝竟移屯。
何缘自比虬髯客,岂昧几先让太原。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明确全诗的意境特点,然后对诗句进行赏析。
①“战衄旋师返北辕”,写郑氏军队战败后回师的情况。“衄”意为“败”。
②“转教航海辟乾坤”,写郑氏军队转战辽东,开疆拓土。“转教”指辗转作战,“辟乾坤”指开辟边疆。
③“金多旧借牛皮地”,写明军在海上作战时,曾利用牛皮船作为战舰。
④“水涨新通鹿耳门”,写明军在海上作战时,曾从陆地运兵到海上。
⑤“赤嵌城孤遗旧业”,写明朝收复台湾以后,将赤嵌城作为台湾的政治中心。“赤嵌”是地名,位于今台南市安平区,为荷兰人所建。后来被郑氏占据。
⑥“红夷援绝竟移屯”,写台湾人民与明军相依为命,最后不得不撤至福建。“红夷”是指荷兰人,“援绝”指援军断绝,“终移屯”即最后被迫撤退。
⑦“何缘自比虬髯客”,写郑氏投降后,自己与当年杨志深一样,成为唐王手下的重要谋士。“虬髯客”原指杨志深,因他入朝后被封为“义阳郡公”,所以称其为“虬髯客”。
⑧“岂昧几先让太原”,写自己与杨志深一样,成为唐王手下的重要谋士。“太原”是唐朝的首都所在地,这里暗指南明。“几”同“机”,“几先让”指事先献计让唐王放弃抵抗。
【答案】
【注】
(1)这首诗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所作。郑成功字大木,号世雄,小名福松,南明隆武帝赐姓朱,封忠孝伯。他早年随父郑芝龙在南方起家,曾一度占据东南沿海一带。1624年,他率领战舰数百艘,由金门出发,直抵台湾,迫使荷兰殖民者签订了《荷台和约》,并收回了台湾。
(2)这首诗写郑成功收复台湾后的情况,表现他的爱国情怀及与明廷的关系。首二句写郑成功率军打败了前来进犯的清军;三、四句写他在海上作战时,曾利用牛皮船作为战舰;五、六句写明军在海上作战时,曾从陆地运兵到海上;七、八句写台湾人民与明军相依为命,最后不得不撤至福建。
(3)“红夷”指荷兰人,“援绝”指援军断绝,“终移屯”即最后被迫撤退。
(4)“虬髯客”原指杨志深,因他入朝后被封为“义阳郡公”,所以称其为“虬髯客”。
(5)“岂昧几先让太原”指自己与杨志深一样,成为唐王手下的重要谋士。“几先让”指事先献计让唐王放弃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