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石能容百万人,天遗图谶应南闽。
也知中国全归汉,妄托仙源可避秦。
荒岛畬田登版籍,土酋番族杂流民。
开荒绝胜田横岛,易世相传尚不臣。
【注释】
(1)伪郑遗事:南宋末年,元兵南侵,在福州称帝的陈吊眼被元军所杀,其部将张世杰等拥立陈文龙为帝于漳州,建伪国。此诗是咏其事。
(2)图谶:古时用图画或文字来预示吉凶祸福的征兆。
(3)天遣:上天的意思。
(4)中国:指中原。汉:指南方。
(5)妄托:胡乱托名。
(6)荒岛畬田:畬,一种耕种方式,把田地开垦成小沟。登版籍:编入户籍。
(7)土酋:土司,封建时代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首领。番族:指西南各族。流民:指因战乱而流散的百姓。
(8)易世相传:代代相传。
【赏析】
这首诗是咏宋末闽中抗元义军失败后遗留下来的遗迹,借题发挥,抒发感慨。前四句写闽中抗倭斗争,后六句抒怀。开头二句说,一片石头,能容纳百万人,上天赐给闽中的图腾就是应验了南方闽越一带的预言。“也知”两句说,知道中原已经全部归附汉室,所以不能随便地托名仙源来逃避秦朝的灭亡。第三句说,荒岛上开垦了耕地,编入了户籍;当地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共同生活;开荒的好处胜过了田横岛,传下来几百年了还是不臣服于元朝统治。最后两句,作者感叹地说,开荒的好处胜过了田横岛,但传下来几百年了还是不臣服于元朝统治。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作者的心愿。
这首诗通过咏史抒发感情。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一些叙述。开头二句写闽中抗倭斗争,接着就转入咏史。开头二句是说,闽中抗倭斗争虽然失败了,但是闽中的图腾却应验了南方闽越一带的预言。“也知”,以下几句说,知道中原已经全部归附汉室,所以不能随便地托名仙源来逃避秦朝的灭亡。第三句说,荒岛上开垦了耕地,编入了户籍;当地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共同生活;开荒的好处胜过了田横岛,传下来几百年了还是不臣服于元朝统治。最后两句,作者感叹地说,开荒的好处胜过了田横岛,但传下来几百年了还是不臣服于元朝统治。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作者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