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
江心风高浪相激,纵使鱼多不易得。
钓丝只在江边垂,得鱼无鱼心自怡。
有时投竿把书读,残阳渐红江转绿。
有时沽酒醉风前,沙鸥忘机相对眠。
人生富贵那足羡,好似春鸿与秋燕。
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渔父生活的诗,主要通过描写江边的景象和渔父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的悠然自得和对生活的热爱。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渔父辞:渔父是古代中国的一个职业,指的是以捕鱼为生的农民或渔民。这里的“辞”可以理解为“生活”或“生活状态”。
- 江柳阴,江水深,钓船不到江之心。这句诗描绘了江边柳树成荫,江水深邃的景象,而渔父的船只却并未驶向江心深处。这可能暗示了渔父对生活的满足和宁静,他并不追求物质财富,而是享受眼前的自然美景和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
- 江心风高浪相激,纵使鱼多不易得。这句诗描述了江中心的风浪较大,尽管鱼多,但渔父仍然无法轻易地捉到它们。这反映了渔父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坚韧和乐观态度,他相信自己能够通过努力获得回报。
- 钓丝只在江边垂,得鱼无鱼心自怡。这句诗表达了渔父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即使没有收获鱼儿,他也能在江边垂钓,享受钓鱼的乐趣和自己的心情。这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 有时投竿把书读,残阳渐红江转绿。这句诗描绘了渔父在夕阳下读书的场景,他看着江边的景色,感到心旷神怡。这反映了渔父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 有时沽酒醉风前,沙鸥忘机相对眠。这句诗描述了渔父在微风中饮酒的场景,他与沙鸥一起入睡,忘却了尘世的繁华和名利。这体现了渔父对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
- 人生富贵那足羡,好似春鸿与秋燕。这句诗表达了渔父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他认为人生的富贵并不值得羡慕,就像春天的鸿雁和秋天的燕子一样,它们自由自在地飞翔,不受世俗的束缚。这反映了渔父对自由和真实的向往。
- 结尾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渔父的生活状态和他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精神境界。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