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境超尘格,松龛映竹开。
鱼惊幡影散,鸟听钵声来。
梵像敷莲座,禅宗问木杯。
山僧不虑世,白发也毰毸。
过狮林精舍
清境超尘格,松龛映竹开。
鱼惊幡影散,鸟听钵声来。
梵像敷莲座,禅宗问木杯。
山僧不虑世,白发也毰毸。
译文:
穿过狮林精舍的小路,清静的环境超越了尘世的境界。
在松树下的石龛中,竹林的影子映衬其中。
鱼儿被幡旗的影子惊起,四处散开;鸟儿听到钵声,纷纷飞来。
佛塔上的佛像铺满了莲座,禅宗大师们用木头制成的杯子进行禅悟。
山中的僧人不去考虑世俗的事情,即使满头白发也不感到困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佛教寺庙画面。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将读者引入到一个远离喧嚣、充满禅意的世界。
首联“清境超尘格,松龛映竹开。”诗人首先描述了进入寺院后感受到的清新脱俗的氛围。清静的环境与尘世隔绝开来,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里,松树和竹子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
颔联“鱼惊幡影散,鸟听钵声来。”则进一步描绘了寺中的生活景象。鱼儿因为幡旗的影子而惊慌失措,四处逃散;而鸟儿则被钵声所吸引,纷纷飞来聆听。这些生动的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也展现了寺中生活的和谐与宁静。
颈联“梵像敷莲座,禅宗问木杯。”则转向了宗教仪式的描写。佛塔上铺满了莲花座,象征着佛陀的圣洁;禅宗大师们用木头制成的杯子进行禅悟,体现了一种简朴而深刻的修行方式。这些描述都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敬仰。
尾联“山僧不虑世,白发也毰毸。”则转向了山中僧人的内心世界。尽管外界的世界纷扰复杂,但他们却能保持一份超然的心态,不为世俗所动。即使头发已经斑白,他们仍然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态,这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将读者带进了一个神秘而宁静的佛教世界。它不仅展示了寺庙的美丽景象和宗教仪式的庄严氛围,也传达了对佛法的信仰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