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一幅画山水,劝我题诗在画里。我观山水真绝奇,历历江山鲜堪比。
欲比蓬莱山,三岛有其间。欲比桃源洞,桃源千古成幻梦。
不是蓬莱山,不是桃源洞。金陵好风景,只在个中看。
春云入树暮山碧,秋波打空烟水寒。水光山色交相映,泛泛孤舟几亭榭。
蓑笠巾裾山水间,阿谁还是仁智者。智者却乐水,仁者须乐山。
乐山寿弥久,乐水乐自宽。二者自为二,一之良亦难。
君能乐山复乐水,山水两全仁且智。今看山高兼水长,寿考无疆乐不已。
我今写此为君歌,此歌不入俗人耳。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诗人在画中看到了美丽的山水,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君家一幅画山水,劝我题诗在画里。我观山水真绝奇,历历江山鲜堪比。
注释:你的家里一幅山水画,劝我写诗在画里。我看了这幅山水画,觉得真是奇妙无比,就像眼前的江山一样美丽。
赏析:首二句点出题画诗的主旨,为写画中之景作引子,以下便转入题诗。
- 欲比蓬莱山,三岛有其间。欲比桃源洞,桃源千古成幻梦。
注释:我想把蓬莱山比下去,那里有三座岛屿。我想把桃源洞比下去,那里是桃源仙境,但已经成为了幻想。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蓬莱山和桃源洞的向往之情。蓬莱山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海上仙山之一,传说中有仙人居住,而桃源洞则是传说中的一个理想境界,被人们传颂为世外桃源。作者通过对这两个地方的比较,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不是蓬莱山,不是桃源洞。金陵好风景,只在个中看。
注释:这些都不是蓬莱山或桃源洞。金陵(现在的南京)有美丽的风景,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金陵(今南京市)美景的喜爱和赞赏。金陵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作者通过对这个地方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 春云入树暮山碧,秋波打空烟水寒。水光山色交相映,泛泛孤舟几亭榭。
注释:春天的云彩飘进树木里,夕阳下的山变得一片碧绿;秋天的波涛拍打着空旷的水面,带着寒冷的气息。水面上反射着山的光和云影,偶尔可以看到几只小舟点缀其中。
赏析:这四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美。春天,云彩在树枝间飘荡,夕阳下的山变得翠绿;秋天,波涛拍打着空旷的水面,带有几分凉意。水面上反射着山的光和云影,偶尔可以看到几只小舟点缀其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的自然世界中。
- 蓑笠巾裾山水间,阿谁还是仁智者。智者却乐水,仁者须乐山。
注释:我穿着蓑衣戴着斗笠,身披巾子脚穿鞋,在山水间游走。谁是那些真正懂得仁智的人呢?智者喜欢欣赏山水之美,而仁者则更注重山的崇高和水的纯洁。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仁智者的赞美。仁者是指那些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关心民生疾苦的人,他们能够从自然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智者则是那些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人,他们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真理和美好。作者通过对这两种人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他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向往。
- 乐山寿弥久,乐水乐自宽。二者自为二,一之良亦难。
注释:喜爱山水的人寿命会长久,喜欢水的人快乐也会更加宽广。然而,山水之间各有其独特之处,很难说哪一种更好。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山水与水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作者认为,喜爱山水的人会因为欣赏大自然的美丽而感到快乐,这种快乐会让他们更加珍惜生命、珍惜时光。同时,作者也提醒我们,山水虽然各有特点,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欣赏不同的美,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某一种美。
- 君能乐山复乐水,山水两全仁且智。今看山高兼水长,寿考无疆乐不已。
注释:你既能喜爱山水又能享受水的乐趣,说明你是一个既仁爱又有智慧的人。如今我看到高山和流水并存,长寿无边的快乐永远不会停止。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赞美和祝愿。作者认为这位朋友不仅能够欣赏自然的美丽,还能够从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意义。同时,作者也希望这位朋友能够保持这样的品质和心态,继续追求幸福和快乐的生活。最后,作者祝愿这位朋友能够长寿健康、快乐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