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日照台上,兴来成独游。
天高宿雾尽,木落空山秋。
晓色侵残鬓,新寒上故裘。
吴门隔烟水,怅望空悠悠。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山台晓望怀仅初不至和姚山人韵:在山台上早晨望去(山台),满怀愁思地怀念远在吴门的朋友(仅初)。
  • 初日照台上:清晨,太阳照在山上,我独自在山上行走。
  • 天高宿雾尽:天空晴朗,昨夜的浓雾已经消散。
  • 木落空山秋:树叶已落,空山中一片秋色。
  • 晓色侵残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我的头发上,染白了鬓角。
  • 新寒上故裘:新的寒冷袭来,穿上了旧衣。
  • 吴门隔烟水:吴门(指苏州)隔着烟雾和水汽。
  • 怅望空悠悠:我望着远处,心中充满了哀愁。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台上早晨望远方的情景。诗的开头两句“初日照台上,兴来成独游。”描述了日出时分诗人独自站在山顶,被初升的太阳所照亮。他感到兴致勃勃,于是开始了独自的游览。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日出的美景中的愉悦心情。
随着时间的流逝,“天高宿雾尽,木落空山秋。”描绘了天空放晴后,夜晚残留的薄雾已经完全消散,树叶开始飘落,秋天的景色显现出来。这里的“宿雾”指的是夜晚的雾气,而“木落”则描绘了落叶的景象。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变化,秋天的到来。
最后两句“晓色侵残鬓,新寒上故裘。”则反映了诗人在早晨的第一缕阳光下,感受到的寒冷和岁月的痕迹。这里的“残鬓”指的是白发,而“故裘”则是旧衣。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清晨的寒冷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衰老和岁月的无情。
这首诗通过对山台早晨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于季节变化的感受,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