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亭开石窟,远势借昆仑。
天地双眸迥,沧溟一口吞。
公来席不暖,士死庙长存。
忆昔干戈际,南征万马奔。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以下是逐句的释义:

  • 登陶公壮哉亭 (登上陶公壮哉亭)

  • 新亭开石窟,远势借昆仑。 (新的亭子像开凿的石窟,远望时可以借用昆仑山脉的雄伟)

  • 天地双眸迥,沧溟一口吞。 (天地间仿佛有两个眼睛,沧海就像一口大口)

  • 公来席不暖,士死庙长存。 (您来了,这里的人并不感到热情,但是您死后,这里的人们却永远纪念着您)

  • 忆昔干戈际,南征万马奔。 (回想起过去的战争时期,南方的战士们奋勇杀敌)

注释:

  • 陶公:指陶侃,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新亭:位于今天的江西省南昌市附近,是古代的一个地名。
  • 开石窟:形容新亭的建筑宏伟壮观,像开凿的石窟那样。
  • 昆仑:古代神话中的最高山,昆仑山脉以其壮丽著称。
  • 天地双眸迥:将天地比作两个大眼睛,强调了天地的广阔和深邃。
  • 沧溟一口吞:用沧海来形容其宽广无垠,好像一口就能吞下整个海洋。
  • 公来席不暖:指陶侃来访时,地方官员没有给予足够的热情款待。
  • 士死庙长存:即使陶侃已经去世,他的功绩和精神仍然被人们铭记和敬仰。
  • 干戈际:指战争或冲突的时代,干戈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武器。
  • 南征万马奔:形容当时南方的战场上,士兵们奋力杀敌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陶公壮哉亭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陶侃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新亭的雄伟和天地的壮丽,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描述陶侃的事迹和影响,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宏大,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