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有中流柱,三人吾所钦。
青山遗此庙,终古厌人心。
月到厓门白,神游海雾深。
兴亡谁复道,猿鸟莫哀吟。

重过大忠祠

宋有中流柱,三人吾所钦。

青山遗此庙,终古厌人心。

月到厓门白,神游海雾深。

兴亡谁复道,猿鸟莫哀吟。

注释:

重过大忠祠

宋代有一座中立的柱子,被人们认为是正直的人。

青山遗此庙,终古厌人心。

山中的青翠之树,为这座庙留下了痕迹,但人们却一直对庙宇感到厌恶。

月到厓门白,神游海雾深。

月亮照耀着崖门,神祇在海雾中游走。

兴亡谁复道,猿鸟莫哀吟。

国家的兴亡,又有谁会去评论,而猿猴和鸟儿也不要再发出哀鸣。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感慨和思考。

第一句“宋有中流柱,三人吾所钦。”诗人以北宋时期的一位正直之士为例,他就像一座中立的柱子一样,被人们所尊敬。这里的“中流柱”象征着正直和忠诚,诗人以它为比喻,赞美了那位正直之士的品质。

第二句“青山遗此庙,终古厌人心。”诗人感叹这座庙的存在,就像是青山一样,虽然存在,但是人们却始终对它感到厌烦。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无奈和失望,也反映了他对那个时代的批判。

第三句“月到厓门白,神游海雾深。”诗人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明亮的月光洒落在崖门之上,仿佛神明在海雾中游走。这里,诗人运用了想象,将自然景色与历史事件巧妙地结合起来,表达了他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第四句“兴亡谁复道,猿鸟莫哀吟。”诗人最后发出了疑问,国家的兴亡又有谁会去评论呢?这一句既是对历史兴衰的思考,也是对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而猿猴和鸟儿也不再发出哀鸣,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七绝诗通过描绘历史遗迹,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