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美枝头雪,微韬岭上云。
低迷明月寺,掩映葛洪坟。
北海樽能倒,西湖地索分。
幽香偷未得,衫袖细氤氲。

这首诗是一首咏梅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彼美枝头雪”,诗人首先描绘了梅花的美丽景象——枝头上挂满了洁白如雪的梅。这里的“雪”字不仅形容了梅花的颜色,也象征着梅花的高洁、纯净。

次句“微韬岭上云”,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梅花与山峦相映成趣的画面。这句中的“微韬”意味着梅花虽小却能隐逸于山间,与山上的云雾相融合,形成一幅和谐的自然画卷。

第三句“低迷明月寺”,诗人描述了月光下梅林的幽静美景。这句中的“低迷”意味着月亮在梅林中显得更加柔和、宁静,而“明月寺”则给人一种清远、高洁的感觉,使整个画面更加优美动人。

第四句“掩映葛洪坟”,诗人描绘了梅林中葛洪坟的朦胧之美。这句中的“掩映”意味着梅林在月光下显得朦胧、神秘,而“葛洪坟”则使人联想到古代贤者的形象,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第五句“北海樽能倒,西湖地索分”,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将梅花比作北海樽(酒樽)和西湖地(湖边的土地),以表达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这里的“樽”和“地”都是比喻,分别象征酒和文化,强调了梅花在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第六句“幽香偷未得,衫袖细氤氲”,诗人感叹自己未能完全领略到梅花的香气。这句中的“幽香”和“氤氲”都描绘了梅花的芬芳气息,使整首诗的氛围更加浓厚。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魅力。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通过对梅花的独特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