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胥早寄坐中身,晚入黉宫忽四春。
放意自名狂者事,到头谁是醉乡人。
世缘可徇聊同俗,习气难除每丧真。
闻道平湖归渐近,相逢空有一沾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扶胥早寄坐中身,晚入黉宫忽四春。
  • 扶胥早寄:扶胥是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南通市,这里指的是王之涣在这个地方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 早寄:意味着王之涣很早就被派遣到这个地区(扶胥)。
  • 坐中身:在官场中的位置或身份,这里的”身”可能指的是王之涣的官职。
  • 晚入黉宫:黉宫通常指的是古代的学校,这里是王之涣进入官场的时间点。
  • 忽四春:四春可能是指王之涣在官场上的一段时间,或者他对于官场生活的感慨。这里的”春”可能代表了时间的流逝。
  1. 放意自名狂者事,到头谁是醉乡人。
  • 放意自名:放纵自我,自称为狂者。这里的”自名”可能意味着王之涣在官场上的表现或行为。
  • 狂者事:可能是王之涣对官场生活的一种看法或态度。
  • 到头谁是醉乡人:这里的”醉乡人”可能是指那些沉迷于官场、无法自拔的人。
  • 这里的表述表达了一种对官场生活的讽刺和批评。
  1. 世缘可徇聊同俗,习气难除每丧真。
  • 世缘可徇:世俗的欲望是可以被满足或追求的。这里的”徇”可能是指迎合或顺从世俗的欲望。
  • 聊同俗:只是与世人保持一致,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 习气难除:习惯或习性是很难改变的。
  • 这里的表述表达了一种对世俗欲望和社会习俗的批判。
  1. 闻道平湖归渐近,相逢空有一沾巾。
  • 闻道平湖归渐近:听说平湖这个地方的归途越来越近了。这里的”平湖”可能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或者是一个比喻,表示某种归宿或目标。
  • 相逢空有一沾巾:即使有机会相见,也只能是匆匆一瞥,没有更多的交流或接触。这里的”沾巾”可能指的是泪滴沾湿了面巾,表达了一种离别的伤感或遗憾。
  • 这里的表述表达了一种对重逢的期待和对离别的无奈。

译文

扶胥早寄坐中身,晚入黉宫忽四春。
放意自名狂者事,到头谁是醉乡人。
世缘可徇聊同俗,习气难除每丧真。
闻道平湖归渐近,相逢空有一沾巾。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在官场上的感悟和对世俗的批判之作。诗中的“醉乡人”和“习气”都是对官场生活的讽刺,而“世缘可徇聊同俗”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世俗观念的不满和批评。最后一句“相逢空有一沾巾”,则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