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斋秉烛话同游,十九年中酒一瓯。
赤县敢辞乌府召,江湖先有庙堂忧。
诸公不意辰星少,百计犹须晚境休。
何处龙川子规乌,为君啼恨五更头。
诗句:
- 《袁侍御挽诗·山斋秉烛话同游》
译文:
山斋里,我们秉烛夜谈共同游玩的往事,十九年中我饮下一杯美酒。
- 《袁侍御挽诗·赤县敢辞乌府召》
译文:
在赤县之地,我敢于拒绝乌府之召,江湖先有庙堂之忧。
- 《袁侍御挽诗·诸公不意辰星少》
译文:
各位公卿不意外地发现星辰稀少,仍须百计努力,晚境需休整。
- 《袁侍御挽诗·何处龙川子规乌》
译文:
何处是那悲鸣的龙川子规鸟?为君啼恨,五更头声声哀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回忆与朋友的共同经历,展现了友情深厚、志同道合的情感。诗人陈献章用“山斋秉烛话同游”来描绘两人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九载宜兴共太平”表达对这段友谊的珍视和感激。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他通过“赤县敢辞乌府召”展示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表明自己愿意为国家出力,即便面对挑战和困境。
“诸公不意辰星少”,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忧虑。他认为朋友们可能因为星辰稀少而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他们需要更加努力,争取更好的未来。
最后一句“何处龙川子规乌”,则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这里的“子规”指杜鹃鸟,常在春天发出悠长的啼叫,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对逝去的朋友的怀念之情。而“乌”字在这里可能是指乌府(一种官职),暗指友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离开了职位或官场。诗人用“何处龙川子规乌”来形容自己在听到这声音时所感受到的痛苦和无奈。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陈献章的思想和情感,以及他对友情、责任和国家的思考和追求。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