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已为人所称,世间留者乃何情。
故乡莫作多时别,阿母坟头草又生。
何宇新赴南京,来白沙告别云:此行且复见定山,时秋已尽矣,以诗送之
孝子已为人所称,世间留者乃何情。
故乡莫作多时别,阿母坟头草又生。
诗句释义
- 何宇新赴南京,来白沙告别云:此行且复见定山,时秋已尽矣
- 何宇新赴南京:描述了诗人何宇新即将前往南京的行程。
- 来白沙告别云:表达了诗人在白沙这个地方与朋友告别的情感。
- 此行且复见定山:暗示了诗人此次前往南京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再次见到远方的亲人或友人——这里的“定山”可能是指他要去的地方或要见的人。
- 时秋已尽矣:指出时间已经是秋天的尾声,意味着诗人即将离开,也可能是秋天的最后一个季节。
- 孝子已为人所称,世间留者乃何情
- 孝子已为人所称:强调了这位孝子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赞扬和尊重。
- 世间留者乃何情:引发了对世间其他留居之人的疑问,他们留于何处,为何留?
- 故乡莫作多时别,阿母坟头草又生
- 故乡莫作多时别:表达了对故乡的留恋之情,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长时间离别。
- 阿母坟头草又生:使用了“又生”一词,描绘了岁月流转中不变的情感和记忆,也反映了人们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离别的情绪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首句“何宇新赴南京”,为读者设定了场景和背景;第二句引入“来白沙告别”,增添了离别的氛围;第三句通过“秋已尽矣”引出时间的流逝;第四句则通过询问的方式,引出对孝子的赞赏和对世间人情的反思。第五句回到离别的主题上,第六句则通过自然景观引发对故乡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自然和人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矛盾与纠结,以及对于亲情、友情和乡愁的深沉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