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谁将画此图,山人搔首看卢胡。
花水诸峰流落尽,白云犹为隐屠苏。
注释:
- 偶阅岳季方题商山四皓图次韵:偶然看到岳季方所画的商山四皓图,于是写诗进行回应。
- 水墨谁将画此图:这幅画是用水墨画出来的。
- 山人搔首看卢胡:山中的隐士用手搔头,看着卢胡(一种鱼)。
- 花水诸峰流落尽:花水等山峰都已经消失殆尽。
- 白云犹为隐屠苏:但白云仍像是在隐藏屠苏酒一样,没有完全消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偶阅岳季方所画的商山四皓图后,写下的一篇次韵之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山水画,通过隐士和白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水墨谁将画此图”,以疑问的形式开篇,引人深思。诗人不禁好奇,是谁用水墨画出了如此美丽的山水画?这既体现了画家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诗人对艺术的敬仰之情。
第二句“山人搔首看卢胡”,进一步展现了画家与隐士的形象。山中的隐士用手指搔头,似乎在思考或欣赏卢胡的美丽。这里的“卢胡”可能是指一种鱼类,也可能是一种象征,代表着隐士的心境。这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隐士内心的复杂情感。
第三句“花水诸峰流落尽”则表现了一幅山水画中的景观变迁。原本盛开的花朵和清澈的水流都消失了,只留下了空荡荡的山峦。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一句“白云犹为隐屠苏”,则是对整个画面的总结。尽管一切都已经消失,但那片白云仍然像隐士一样存在,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土地。这里的“隐屠苏”可能是指一种古老的酿酒方法,也可能是一种象征,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以山水画为载体,通过描绘隐士、白云等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传达了一种对自由、独立和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