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九世尚同居,忍字专书一百馀。
受唾由来称长者,而今市辈却嗤予。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赏析。首先要读懂内容,然后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思想感情等,最后还要结合作者的思想及写作背景来理解诗意。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着题目的要求作答。
本题是一道综合性学习试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首先要注意题干中“示儿”的提示,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
要注意题干中“先输出诗句”,这是解题的第一步,只有把诗句读准确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要“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这是第二步,翻译诗歌时,一定要做到字字落实,不能有省略。
“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注释”是诗词中的关键字语的注解,对理解诗意有很大帮助。
这首诗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张公九代都和睦相处,忍字专写了一百零八个。受唾骂由来都是称赞他为人正直,可现在市井小人却嗤笑我。
【答案】
示儿
张公九世尚同居,忍字专书一百馀。
受唾由来称长者,而今市辈却嗤予。
译文:
张家的九代人和睦地住在一起,忍耐这个字写满了一百多个。
受到唾骂历来都被称赞为正直的人,现在那些市井小人却嗤笑我。
赏析:
《示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七言绝句,作于淳熙五年(1178)。当时诗人年老力衰,退居家乡山阴镜湖之三山脚下(今浙江绍兴)。在这首小诗里,诗人用“九世同居”的典故,勉励儿子不要因为自己年老而产生自卑心理,要像古人一样,以“忍”字处世待人。
首句点明家风,“九世同居”是陆游一生最大的愿望。这既是对儿子的期望,也是对后人的要求。陆游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平生未做亏心事, 不怕儿童话短长。”可见他的这种愿望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他不仅自己能做到“九世同居”,而且还希望儿子们能够做到这一点。
第二句紧承上文,用“忍”字表明态度。陆游虽然提倡“忍”的精神,但并不鼓励消极的忍耐,而是主张积极的斗争精神。他认为,一个人应该像孔子所说的那样:“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同上),也就是说,到了五十岁的时候,人应该懂得自己的天命;到了七十岁时,就应该随心所欲而不违背自己内心的规矩。这里强调的是人的修养和境界。陆游之所以如此看重“忍”字,就是因为他认为“忍”字是达到这一境界的重要条件。他反对那种消极的忍耐,认为那种忍耐只会使人们丧失斗志,甚至会助长人们的邪恶之心。因此,他希望儿子们能像古代那些受人尊敬的长者一样,做一个有气节、有骨气的好人。
第三句用历史人物来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受唾”指受人侮辱,“嗤予”则是指讥笑陆游。陆游曾受到过一些人的侮辱,但他并不怕这些侮辱,因为他相信正义必胜邪恶。然而,现在有些人却不敢面对陆游,甚至讥笑他,这就更加让人感到愤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