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定江门趁暮潮,晚烟秋色欲同飘。
渔矶兀坐扶蓑客,画舫谁思载酒瓢。
云定江门趁暮潮,晚烟秋色欲同飘。
渔矶兀坐扶蓑客,画舫谁思载酒瓢。
译文注释与赏析:
- 佚题:指没有题目的诗。
注释:
- 云定江门:形容傍晚时分的景色,云朵在江边静止,仿佛为江门定影,增添了一份宁静的美。
- 趁暮潮:利用傍晚的潮水退去前的时间,捕捉那短暂而美丽的时刻。
- 晚烟秋色:描绘傍晚时分,烟雾缭绕、秋色渐浓的景象,给人一种深远和静谧的感觉。
- 欲同飘:描述这些自然景致仿佛要随风飘散,增添了一种轻盈和飘逸的氛围。
- 渔矶:指的是江边的岩石,可能是诗人休憩的地方。
- 扶蓑客:指穿着蓑衣(一种防水斗笠)的渔夫,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劳作的情景。
- 画舫:装饰华美的船只,可能用于载酒或其他娱乐活动。
- 谁思载酒瓢:这里的“谁”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人,询问是否有人愿意一同乘坐这华丽的画舫,享受美酒和诗意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其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对傍晚景象的细腻描绘,诗人不仅捕捉了自然的美,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渔矶”、“扶蓑客”、“画舫”等元素,不仅仅是景物的描述,更是诗人情感和理想的象征。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喧嚣、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是明代诗词中常见的抒情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