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真省岁,曾否喻闾阎。
不信春秋传,都宜甲子占。
官租天下损,市禁日中严。
似负求言意,囊封有忌嫌。
解析与赏析
一、诗句释义及关键词注释
- 君王真省岁:君王(指皇帝或统治者)真的在反省一年中发生的事。
- 曾否喻闾阎:曾经有没有把百姓的疾苦反映出来。
- 不信春秋传:不相信像《春秋》这样的典籍能够真实记录事件。
- 都宜甲子占:应该用甲子年来计算吉凶。
- 官租天下损:国家通过征收租金损害了天下百姓的利益。
- 市禁日中严:市场上的禁令在正午时分执行得非常严格。
- 似负求言意:似乎辜负了百姓请求直言进谏的意愿。
- 囊封有忌嫌:被密封起来,有被忌讳的嫌疑。
二、译文
即事(咏怀)
皇帝真的在反省过去一年的事情吗?
他是否真的将百姓的苦难反映出来?
不相信像《春秋》这样的经典能真实地记录下来。
应该用甲子年来计算吉凶。
国家通过征收租金损害了天下百姓的利益。
市场上的禁令在正午时分执行得非常严格。
似乎辜负了百姓请求直言进谏的意愿。
被密封起来,有被忌讳的嫌疑。
三、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当时政治腐败、社会不公以及人民生活困苦的深刻关注和担忧。通过对比“君王真省岁”和“曾否喻闾阎”,表达了诗人希望统治者能够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的愿望。同时,诗人也指出了政府征收高额租金和执行市场禁令等行为对百姓生活的负面影响。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状况可能带来的后果的忧虑,担心自己的直言会被误解或受到惩罚。整体而言,这首诗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性和深刻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