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树浓浓盖,坛官簇簇珂。
自天分北畤,练日正南讹。
明水初斟洁,空桑八奏和。
迓思宁极理,得一亦无多。
这是一首描述古代祭祀的诗歌,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琪树浓浓盖,坛官簇簇珂。
- “琪树浓浓盖”:指的是用各种珍贵的树木装饰的祭坛,”琪”是指珍奇的树木,”浓浓”形容树的数量很多,”盖”是覆盖的意思。
- “坛官簇簇珂”:指的是祭祀的官员们穿着华丽的服饰整齐排列在坛前。”簇簇”是形容人数众多,”珂”是古代的一种玉器,这里可能指的是官员们佩戴的玉佩或头冠。
- 自天分北畤,练日正南讹。
- “自天分北畤”:指的是从天上分配来的祭品送到北边的土地庙里。”自天”意味着从天空,”分”在这里是送的意思。
- “练日正南讹”:指的是太阳从南方升起,照射在祭坛上形成美丽的光线和色彩。”练”是一种丝绸,用来比喻光线,”正南”是指太阳的位置在南方,”讹”是错落有致的意思。
- 明水初斟洁,空桑八奏和。
- “明水初斟洁”:指的是在祭祀开始时,人们会先向清澈的水酒祭,以表达对神明的敬意。”明水”是指清澈的水,”斟”是倒酒的动作。
- “空桑八奏和”:指的是在祭祀过程中,会有八组乐器演奏音乐,以表达对神明的敬意。”空桑”可能是指一种乐器的名称,而”八奏和”表示有八组乐器同时演奏。
- 迓思宁极理,得一亦无多。
- “迓思宁极理”:指的是祈求神明的安宁和正义的实现。”迓”是迎接的意思,”思宁极理”可以理解为希望神明能够带来安宁和公正。
- “得一亦无多”:指的是得到一点点就足够了。这句话表达了虽然只是一点点的祭品,但也能够表达出对神明的敬意和祈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的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人对天地神明的敬畏和祈求。诗人通过对祭坛、祭祀人员、祭物等的描述,以及对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于神明的虔诚和祈求。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氛围,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