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雨何如今雨深,峡舟相系果追寻。
难辜我辈登临地,不尽空门去住心。
檐际流云千石走,阶前崩瀑数钟侵。
山灵故为酬高会,大放苍龙夜半吟。
迟何黎周一日至峡夜集涵碧堂
昨天的雨和今天的雨一样,峡谷中的小船相互连接,确实是为了追寻。
我辈难以辜负这登临高处之地,心中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却无法满足。
檐角飞流的瀑布像千匹马奔腾,台阶前的瀑布如同数钟撞击声。
山灵因此特意为这次高会大放歌咏,苍龙在深夜吟唱。
译文:
昨天的雨水和今天的雨水一样,峡谷里的船都相连接了,这是真的追寻。
我和我的同僚们无法辜负这种登临高处的地方,对于佛法理解的领悟也达不到预期。
檐角飞流的瀑布像千匹马奔腾,台阶前的瀑布如同数钟撞击声。
山神因此特意为这次盛会大放歌咏,苍龙在深夜吟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峡口的一日内所作,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佛法的向往。诗中以自然景观的变化来隐喻心境的转变,通过对比昨日与今日、高山与大海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和佛法的感悟。
“昨雨何如今雨深”,这句诗用“今雨”来形容昨夜的雨,说明昨夜的雨比今天的雨更大,更深沉。这样的描述不仅突出了雨势之盛,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化。
“峡舟相系果追寻”,这里的“峡舟”指的是峡谷中的船只,“相系”则表示它们相互连接。诗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聚集在这里,可能是为了寻找某种东西或者是为了某种目的而集结在一起。这种“追寻”可能是指一种内心的追求,也可能是实际的行动。
接下来的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理解和领悟,以及他对登临高处之地的感慨。“难辜我辈登临地”意味着诗人感到难以辜负这种登临高处的机会,“不尽空门去住心”则表达了他对于佛法的理解尚未达到预期的高度。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困惑。
“檐际流云千石走”,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形容檐角飞流的瀑布如同千匹马奔腾。这种描绘方式既形象又生动,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股水流的力量和动态的美。
“阶前崩瀑数钟侵”,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将瀑布比作数钟撞击声,形象地表现了瀑布的冲击和动感。这种比喻既增强了诗句的视觉冲击力,也使得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瀑布的壮丽和震撼。
最后两句诗“山灵故为酬高会,大放苍龙夜半吟”则是对整首诗的主题进行总结和升华。这里的“山灵”指的是自然界中的山神,而“大放苍龙夜半吟”则形象地描绘了山神在深夜吟唱的情景。这种描述既展现了山神的神秘和威严,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心境变化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佛法的深刻感悟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内涵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