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高斋已十分,九衢车马漫纷纷。
烧灯有意留明月,度曲真成伴彩云。
宝树峥嵘偏自爱,玉山倾倒为谁醺。
相过里闬寻常事,今夜何其一问君。

【注释】

1、区嘉霁:即朱晦庵,字公亮,号晦庵,南宋著名理学家。

2、高斋:指高高的书斋。

3、九衢:指京城的街道。

4、宝树:指古时帝王所种的柏树。峥嵘:高大耸立的样子。

5、玉山:指人的鼻梁。倾倒:形容酒喝得很醉。

6、相过里闬(hǎn):邻里之间互相访问。

7、何其:为什么。一问君:询问你。

【赏析】

这是一首七律。诗的前六句写灯会盛况,后两句写诗人在灯会中的感慨。前六句写灯会盛况,后两句写诗人在灯会中的感慨。全诗以咏物起兴,借“烧灯有月”“度曲伴云”,抒发自己对世事的感叹和无奈。

首联写灯夕,点明时间、地点及人物,为下文铺垫。

颔联写灯夕中的情景。“九衢车马”写热闹非凡的街头巷尾,车水马龙,行人如织;“漫纷纷”既写出了人声鼎沸,也写出了人流的稠密。“烧灯”与“明月”“度曲”与“彩云”,“意”与“真”,“留”与“伴”,互文见义,形象生动传神地描绘出灯市的热闹景象以及人们的喜悦心情。

颈联写诗人在灯会上的所见所感。“宝树”、“玉山”是古人常用的比喻,这里用以代指诗人自己。诗人看到“宝树”高耸入云,感到十分自豪;而“玉山”倾倒,则又感到有些无奈。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表露无遗。

末联写诗人对灯会的感受。“相过里闬寻常事”,表明诗人对灯会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他只是偶尔参与其中而已;“今夜何其一问君”,表明诗人对灯会并不关心。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后人,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时光,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让心灵得到愉悦和满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