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凉风动双阙,嗷嗷旅雁云中发。
遐飞远响激清音,刷羽振衣度上林。
天边结字行难乱,风里传书力不任。
讵意上林重毛色,抱奇区区不察识。
凌寒不借一枝栖,能鸣转被单丝弋。
逸志由来耻稻粱,归飞耿耿背金塘。
水咽惊声疑箭落,月明避影怯弓伤。
遥遥关路长辛苦,萧条为向南中土。
地阔山空不畏人,沙明水暖聊鸣舞。
少年才客有王君,把袂愁为失意分。
南去只应闻雁叫,临风好是泣离群。

注释:

赋得上林雁赠吏部王郎中谪毗陵八月凉风动双阙,嗷嗷旅雁云中发。
遥飞远响激清音,刷羽振衣度上林。
天边结字行难乱,风里传书力不任。
讵意上林重毛色,抱奇区区不察识。
凌寒不借一枝栖,能鸣转被单丝弋。
逸志由来耻稻粱,归飞耿耿背金塘。
水咽惊声疑箭落,月明避影怯弓伤。
遥遥关路长辛苦,萧条为向南中土。
地阔山空不畏人,沙明水暖聊鸣舞。
少年才客有王君,把袂愁为失意分。
南去只应闻雁叫,临风好是泣离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秋末的雁作为主题,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感伤。

首二句写秋末大雁从南方飞回北方,经过上林时发出悦耳的声音。“嗷嗷旅雁云中发”,描述了大雁在云层中飞翔的样子。“天边结字行难乱”一句则写出了大雁飞行时留下的痕迹。“凌寒不借一枝栖”,描绘了大雁不怕严寒,独自栖息在树枝上的坚强意志。

接下来的四句则是对大雁的描写。“水咽惊声疑箭落”,描述了听到大雁鸣叫声时,仿佛看到箭矢落下的情景。这既形容了大雁的鸣叫声,也暗示了作者的心境。而“月明避影怯弓伤”,则描绘了大雁害怕强弓射来的情境,进一步突出了大雁的坚韧精神。

诗人转向了对离别的感受。“遥遥关路长辛苦,萧条为向南中土”,描绘了作者因离别而产生的孤独和辛苦之感。“地阔山空不畏人”,则描绘了大雁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大雁对于人类生活的无畏和乐观态度。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少年才客有王君,把袂愁为失意分”,描绘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友情深厚,以及因为离别而产生的忧愁。而“南去只应闻雁叫,临风好是泣离群”,则描绘了诗人在面对离别时的悲伤情绪。

整首诗通过对大雁的描写,展现了大雁的坚韧精神和对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感伤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