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圣重儒宗,当秋秩祀隆。
文明涓上日,祈翼摄玄工。
松柏开新庙,笙琴似旧宫。
居非一亩俭,奠即两楹中。
玉簋馨明德,金声辨素功。
从公百辟戾,陟配四科同。
有侐神如在,无言教已通。
升堂独何幸,俎豆挹前风。

【注释】

属圣:指孔子。重儒宗:尊重儒家学派的宗主地位。当秋秩祀隆:正当秋天举行盛大祭祀。文明涓上日,祈翼摄玄工:在清明这一天,用美好的文化活动来祈求神灵保佑,希望它像掌管天地的玄官一样,保佑人们。松柏开新庙,笙琴似旧宫:新修的庙中种了松树和柏树,乐器的声音像从前的宫殿一样清脆。居非一亩俭,奠即两楹中:祭品不是一亩地的节省下来的,而是摆放在正中间的两根柱子上。玉簋馨明德,金声辨素功:玉制的礼器里充满了美德,金色的钟声分辨着功德的大小。从公百辟戾,陟配四科同:跟随您到百官聚集的地方,一起升配天帝。有侐神如在,无言教已通:神明仿佛就在这里,教化已经传达到每个角落。升堂独何幸,俎豆挹前风:单独走进这个殿堂,真是幸运,这里继承了祖先的风范。

【赏析】

《秋日分祀孔子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组诗作品。此诗描写了孔子庙的盛况,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首二句写孔子庙的盛大祭祀,“重儒宗”三字点出孔子作为儒学宗师的重要地位;“当秋秩祀隆”则表明这是秋天举行的盛大祭祀。“文明”,“祈翼”,都是美好的词,分别形容文化活动的美好和对神灵的虔诚祈求。“松柏”,指庙中种植的松柏,“新”、“旧”分别指新建的庙宇和古老的殿堂。

“居非一亩俭,奠即两楹中”两句写祭品的丰盛与位置的尊贵。“一亩俭”和“两楹中”都是古代礼仪中的讲究。“玉簋馨明德”,指用玉制的礼器来表达对孔子的崇敬;“金声辨素功”则用钟声来区分不同等级的贡献者,强调孔子的崇高地位。

接下来四句描绘了孔子庙的盛况。“从公百辟戾”,指的是众多官员前来参加祭祀,“从公”指跟随皇帝或上级官员而来;“百辟”泛指百官。“陟配四科同”则是指官员们一同升到配天的位置。“有侐神如在,无言教已通”则是说,虽然看不到孔子本人,但孔子的教诲已经通过各种方式传达到了人们的心中。

最后两句“升堂独何幸,俎豆挹前风”是作者感慨自己能够进入这座殿堂并继承先贤遗风的心情。“独何幸”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自豪感和幸运感,而“俎豆挹前风”则意味着他将会继承并发扬先祖的优良传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