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今宵是,时将溽暑收。
人间青女月,天上白榆秋。
金井梧飘叶,银河月坠钩。
吴城方乞巧,几处倚南楼。

途中七夕

七夕今宵是,时将溽暑收。

人间青女月,天上白榆秋。

金井梧飘叶,银河月坠钩。

吴城方乞巧,几处倚南楼。

诗句释义

  • “七夕今宵是”:此句点明时间和地点,七夕节在今天,意味着诗人正在旅途中度过这一天。
  • “时将溽暑收”:溽暑指闷热的天气,这里的“收”表示结束或消退,诗人用此来形容炎热天气即将过去。
  • “人间青女月,天上白榆秋”:青女,即织女,七夕传说中织女的别称;白榆秋,指秋天的白榆树,此处借指天空。诗人描绘了人间与天上的景象,体现了节日气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金井梧飘叶,银河月坠钩”:金井指的是古时的井栏,这里用以比喻井中的梧桐树叶随风飘落;银河月坠钩则形容月亮如钩般悬挂于天际,营造出宁静而浪漫的夜晚氛围。
  • “吴城方乞巧,几处倚南楼”:吴城,古代地名,这里泛指各地的城楼;乞巧,七夕的传统习俗,姑娘们会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倚南楼,诗人站在南楼上远眺,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译文注释

  • 译文:“今晚正是七夕节。此时炎热的暑气即将消散。在人间仰望夜空中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仿佛看到天上白榆树叶飘落。井边梧桐叶子随风飘落,银河上明月低垂。吴城的姑娘们在此时祈求巧手,我站在南楼上眺望远方。”
  • 关键词解释:七夕(Qixi):中国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庆祝。溽暑:湿热的夏季气候。青女:织女,传说中的织布仙女。白榆秋:秋天的象征。金井:井栏的美称。梧飘叶:梧桐树叶随风飘落。银河月坠钩:月亮如钩般悬挂于天空。吴城:古代城市名称。乞巧:七夕传统习俗之一。

赏析

  • 情感丰富:诗中通过对七夕节自然景象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从炎热的暑气到星辰的璀璨,从人间仰望星空的温馨场景到对远方亲人的深情思念,诗人的情感细腻而丰富。
  • 象征意义:诗中的每一元素都富含深厚的文化象征意义。例如,“人间青女月”不仅是对七夕节的直接描写,也象征着人间的情感纠葛和对真挚爱情的向往。“百尺烟坛上星斗”则寓意诗人在旅途中寻找心灵的寄托与慰藉。
  • 艺术手法:全诗采用简洁的语言,通过对比和联想的艺术手法,将七夕节的美丽景象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紧密相连。这种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
  • 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是对七夕节这一传统节日的赞美,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表达。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感的结合,这首诗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背景介绍

  • 创作时间:《途中七夕》创作于宋朝时期,具体年代不详。曹勋作为宋代著名的文人,他的诗歌作品多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旅途中即兴创作的一首抒情小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珍视。
  • 文学价值: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示了曹勋高超的诗歌创作技巧。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和文化风貌,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 社会影响: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曹勋的作品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他的作品不仅丰富了宋文化的表现形式,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