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栖仍卧病,终日掩柴扉。
竹圃莺啼倦,苔阶客到稀。
松风清入幕,梅雨细沾衣。
向晚诸僮仆,西郊种豆归。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题考核诗歌的语言,主要考核炼句和诗歌的抒情方式。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从诗歌的标题、注释、诗歌的意境、诗词中意象、诗句中重点词语、古诗文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等方面入手作答。
(1)
首联“幽栖仍卧病,终日掩柴扉”写诗人因卧病而幽居,整天关着柴门。“幽栖”,隐逸,隐居。“仍”,仍然。“闭户不出”是古代文人常用的一种自伤自怜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终日”与“仍”互文见义,写出诗人闭门谢客,不问世事的清高之志。
(2)
颔联“竹圃莺啼倦,苔阶客到稀。”描写的是诗人在竹园里听黄莺声声啼鸣,却因为病痛而感到心烦意躁;又描绘了苔阶上主人的足迹很少,说明诗人的心境很孤独。这两句诗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孤寂的心情。“竹圃”指竹林中的空地或竹园。“莺啼”指黄莺啼叫。“苔阶”,用苔藓铺成的台阶。“客到”即客人来访。“客到稀”,说明诗人心情孤独,没有客人来拜访。“倦”字既点出时间,也点明人物的心情。
(3)
颈联“松风清入幕,梅雨细沾衣。”写风吹进帐篷,雨打湿了衣裳。“松风”,松树的风声,这里指微风。“清”,“轻快”的意思。“入幕”,指进入帐篷。“梅雨”指梅子成熟时下起来的雨,这里指梅雨季节。这句诗的意思是:微风轻拂帐篷,细雨洒满衣裳。“清”字既表现了松林间清新的空气,也表现了微风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
(4)
尾联“向晚诸僮仆,西郊种豆归。”写到了傍晚,仆人都回家去了,诗人一个人还在田间劳作。“向晚”意为傍晚时分。“诸”通“促”。《论语·子张》:“孔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思是说,有才德的人不会满足于安闲舒适的生活。“种豆”即播种豆子。“西郊”,泛指西边的田野。“种豆”,指种植豆子。这一句的意思是:傍晚时分,所有的仆人都回来了,诗人独自在田间劳作。“诸”通“促”,催促的意思。
【答案】
夏日卧病村居
幽栖仍卧病,终日掩柴扉。
竹圃莺啼倦,苔阶客到稀。
松风清入幕,梅雨细沾衣。
向晚诸僮仆,西郊种豆归。
译文:
我依然卧病在家,整天关着柴门。
竹园里黄莺啼叫得很疲倦,苔阶上的客人很少。
山风吹进帐篷,雨打湿了我的衣裳。
天黑了,所有的仆人都回家去了,我自己仍在田地里劳作。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夏天卧病在家,整日闭门谢客的情景。首联开门见山,直接点明诗人卧病在家,整天关着柴门。“仍”字表示诗人闭门谢客,不问世事的决心。“终日”与“仍”互文见义,写出诗人闭门谢客,不问世事的清高之志。颔联描写诗人在竹园里听黄莺声声啼鸣,却因为病痛而感到心烦意躁;又描绘了苔阶上主人的足迹很少,说明诗人的心境很孤独。这两句诗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孤寂的心情。颈联写风吹进帐篷,雨打湿了衣裳。“清”字既表现了松林间清新的空气,也表现了微风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受。尾联写到了傍晚,所有的仆人都回来了,而我独自一人还在田地里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