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舲过蠡口,言往习池游。
竹径红尘远,柴门绿水流。
一樽时遣兴,竟日可消忧。
坐久凉风发,林塘六月秋。
【注】:
- 扬舲(yáng líng):扬帆。
- 柴门:指农家的茅屋。
- 一樽(zūn):酒器名,即樽。
- 消忧:排遣忧愁。
- 林塘:指树林和水塘。
- 发:产生。
- 林塘六月秋:意谓林中水边在初夏时已是一片清凉的绿色了。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任广德军司理参军时所作。诗以“夏日放舟过蠡东别业”开头,点出题中“放”字,说明是在炎热的夏季,乘船经过一个别墅。次句“言往习池游”,是说以往曾经在那里游玩过。三、四两句写别墅的环境。“竹径红尘远”,描绘出一条曲曲折折的小道,小道两旁是郁郁葱葱的竹林,远处是尘世之外的世界;“柴门绿水流”,则写出了一道绿树环抱的门扉,门前是潺潺的流水。五、六两句写自己的感受。“一樽时遣兴,竟日可消忧”意思是说:有时我在这里饮酒,消磨时光,可以排遣我的忧愁。最后两句写自己久久坐在别墅里,被凉爽的风所感动。“坐久凉风发,林塘六月秋”意为:我坐了许久,清凉的风吹拂着,这时正值六月,林中池塘已经变得清凉如秋了。
全诗描写了一座别墅及其周围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