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入楞伽寺,明湖映远峰。
两崖松桧合,一径薜萝封。
亭逼青霄近,林藏绿荫浓。
开樽共吟眺,烟树暮重重。

【注释】

方寺:寺院名。楞伽:梵语,意为“智慧”。

两崖:指寺院的前后山崖。松桧合:松树、桧树交叠在一起。一径:一条小路。薜萝:薜荔和萝藦,都是爬藤植物。封:缠绕。亭逼青霄近:亭子靠近高空。林藏绿荫浓:树林茂密,遮阴浓密。开樽共吟眺:打开酒壶一同赏景吟诗。烟树暮重重:烟雾迷漫的树木,黄昏时一片茫茫。

【赏析】

这是一首写登方寺所见景色的七言律诗。全诗从远观到近察,由外及里,层层深入,细致地写出了登上方寺所见的景物,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首联“路入楞伽寺,明湖映远峰。”是诗人登山进入楞伽寺后,眼前所见景色。楞伽寺是一处著名的佛教圣地。作者在这里登高望远,只见前面是一条通往楞伽寺的小道,道路两侧是郁郁葱葱的树林。在树林深处,一座寺庙依稀可辨,那就是楞伽寺。而远处的山峰则像一座座灯塔,把阳光反射在湖面上,形成一道亮闪闪的光带。诗人用“明湖”形容湖水清澈见底,用“远峰”形容山峰耸立云天。

颔联“两崖松桧合,一径薜萝封。”是诗人进一步展开对寺院周围环境的描写。“两崖”指的是寺院周围的两座山峰,“松桧”是指松树、柏树一类的高大树木,它们生长在峭壁上,与寺院紧紧相连。“一径”指的是通往寺院的小道,被薜萝之类的植物缠绕着。这一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薜萝等植物赋予了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道两旁环境清幽的特点。

颈联“亭逼青霄近,林藏绿荫浓。”是诗人继续对寺院周围景物的描写。“亭”是指寺庙中的一座楼台,它紧挨着蓝天白云;“青霄”即指天空,这里指代的是楼台之上的视野范围。“林”指的是树林,它茂盛得遮住了阳光。这一句中,诗人通过描写楼台、树林、阳光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寺院周围景色的幽深、静谧。

尾联“开樽共吟眺,烟树暮重重。”是诗人站在寺庙前,举杯吟诗欣赏美景时的情景。此时,夕阳西下,天色渐暗,四周的景色被一层淡淡的烟雾笼罩着,显得朦胧而又神秘。诗人举起酒杯,与朋友们一起吟唱诗词,共同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这一句中,诗人用“烟树暮重重”这一意象,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