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宵分后,茫茫烟景迷。
孤舟行载月,数里未闻鸡。
白露侵帆湿,明河向水低。
棹歌惊梦断,已到蠡塘西。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注意理解词的本义以及词的深层含义,同时要注意注释的提示。
第一句:“早发”点明时间,“客路”表明行踪,“后”字写出旅途之长。
第二句:“烟景”写出了沿途所见,“迷”字写出了所见之境的模糊不清。
第三句:“孤舟”点出行者孤单,“载月”写出了行者的孤独。
第四句:“未闻鸡”写出了夜已深,听到的是远处传来的鸡鸣声。
第五句:“白露”点明时令,“侵帆湿”写出了露气之浓重,“向水低”写河水之低。
第六句:从上文“未闻鸡”,可知此时已过半夜,所以“棹歌惊梦断”是说因听到船歌而惊觉。
最后两句:“已到蠡塘西”说明已经到达目的地。
【答案】
早发冶场泾
客路宵分后,茫茫烟景迷。
孤舟行载月,数里未闻鸡。
白露侵帆湿,明河向水低。
棹歌惊梦断,已到蠡塘西。
译文:
一大早就出发了,一路上只有夜晚的时候才停下来休息,只见一片迷茫的景色,让人感觉迷失。
独自驾一叶扁舟,在月光下前行,虽然走了几里,还未见鸡啼。
早晨雾气很重,湿润了船帆,太阳也低低地照在大地上,水面上的倒影也随之低垂。
船夫的歌声将我从梦中唤醒,原来我们已经到了那个美丽的小湖边了。(“冶场”为古地名,今属江苏省苏州市吴县。“蠡塘”即蠡园,位于苏州市西南。)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诗人清晨出发,经过一夜行程,抵达目的地蠡塘时已是深夜。诗中描写了作者在漫长的旅途中的种种感受,表达了作者的羁旅情怀,表现了一种人生旅途的苦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