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松陵道,西风吹布袍。
帆飞秋水阔,雁度暮云高。
野店乞残火,行厨进浊醪。
微吟残照里,独坐检离骚。
吴江道中二首
雨后松陵道,西风吹布袍。
帆飞秋水阔,雁度暮云高。
野店乞残火,行厨进浊醪。
微吟残照里,独坐检离骚。
译文:
雨水后的松陵道上,秋风拂动着我破旧的布衣。
船帆在宽阔的水面上飞驰,一群大雁正掠过高高的暮云。
荒野中的小店只有余烟未尽的柴火,简陋的厨房只能提供浑浊的酒。
我默默地站在夕阳下吟诵着屈原的《离骚》。
注释:
- 吴江道中:指的是从吴江(今江苏省苏州市)经过的一条道路。
- 松陵:指古地名,这里代指吴江附近的地区。
- 秋水:秋天的河流。
- 离骚:古代楚国诗人屈原的作品,此处借以表达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游历江南时。诗中通过描绘旅途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首句“雨后松陵道,西风吹布袍”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雨水过后的松陵道上,秋风迎面吹来,使得作者的布袍显得有些单薄。这里用“雨后”、“西风”等天气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同时,“布袍”一词也反映了作者生活的简朴和不易。
“帆飞秋水阔,雁度暮云高”两句则转入了对旅途景象的描写。船帆在宽阔的水面上飞驰,一群大雁正掠过高高的暮云。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壮美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激动。
随着旅程的深入,诗人的心情也变得复杂起来。“野店乞残火,行厨进浊醪”两句描述了旅途中的艰辛。荒野中的小店只有余烟未尽的柴火,简陋的厨房只能提供浑浊的酒。这里既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落寞。
“微吟残照里,独坐检离骚”两句则是诗人在夕阳下独自吟诵屈原的《离骚》的情景。这里的“残照”指的是夕阳西下的余晖,而“独坐”则表现出诗人孤独的身影和坚定的信念。通过这一细节描绘,作者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个人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同时,诗中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意义,让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