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浮仙棹,谁将玉笛吹。
时闻折柳曲,更听落梅词。
响遏行云散,声随断角悲。
关山今夜月,应起故园思。
诗句解释
1 江上浮仙棹:在江面上漂浮着像仙人一样的船桨。
- 谁将玉笛吹:是谁用玉制的笛子吹奏了这曲子?这里的“玉”指的是珍贵的玉,笛子是古代的一种乐器,通常由竹子制成。
- 时闻折柳曲:不时地听到《折杨柳》这样的曲子。这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歌曲,常在春天柳树发芽时演奏。
- 更听落梅词:还听到《落梅》这样的歌曲。这里可能是在描述冬天或初春时节,梅花盛开的景象,而《落梅》则可能是一首描绘梅花凋零的歌曲。
- 响遏行云散:笛声高亢到能阻止行走的云彩散开。这里的“遏”是阻止的意思,形容笛声非常响亮。
- 声随断角悲:笛声随着断弦的悲哀而消失。这里的“断角”可能是指笛子被折断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伤的情绪。
- 关山今夜月,应起故园思:关山在今晚的月光下,可能会勾起我对于故乡的思念。这里的“关山”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地理位置,而“故园”则是指诗人的故乡。
译文
江上的船只像神仙一样漂浮,不知是谁用玉制的笛子吹奏了这曲子。不时听到《折杨柳》这样表达离别的歌曲,还听到《落梅》这样的歌曲。笛声高亢到能阻止行走的云彩散开,声音随着断裂的琴弦而消失。关山在今晚的月光下,可能会勾起我对于故乡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上的景象和笛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中的“江上浮仙棹”和“谁将玉笛吹”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江上的美丽景色和悠扬的音乐,让人仿佛置身于诗意的画卷中。而“响遏行云散”和“声随断角悲”等句子,则进一步展现了笛声的悠扬和悲壮,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忧伤和孤独。最后两句“关山今夜月,应起故园思”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让人不禁感叹诗人的才情和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