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深棋局散,落日已衔山。
鸦散浮云外,蝉鸣深树间。
客邀新月饮,渔趁暮涛还。
醉后看襟袖,淋漓绿酒斑。

【注】

1、太和:指代京城。

2、舟中:泛指船上或水上。

3、晚眺:傍晚眺望远方的景象,这里指的是日暮时分的景色。

4、棋局散:形容棋盘上的棋子已经散落一地,比喻时间的流逝,事物的变化。

5、衔山:形容太阳落山后的景象。

6、浮云外:形容天空中的云彩仿佛在飘荡于天际之外。

7、蝉鸣深树间:描述树上蝉鸣的声音,以及深树的背景。

8、新月饮:邀请月亮一起喝酒,暗喻月光之美。

9、渔趁暮涛还:形容渔夫趁着夕阳西下时出海捕鱼,归来。

10、淋漓绿酒斑:形容衣服上因饮酒而留下的痕迹。

【赏析】

《太和舟中晚眺》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傍晚时分独自在船上眺望远方的场景,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诗人以“坐深棋局散”开篇,形象地描绘了时间流逝的情景。这里的“坐”表示坐着,而“深棋局散”则意味着棋盘上的棋子已经散落一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这种写法既形象又生动,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

诗人用“落日已衔山”进一步渲染了黄昏时分的景象。这里的“落日”指的是夕阳,而“衔山”则形容太阳落山后的样子,给人一种壮丽而壮观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即将展开的晚眺之旅。

诗人以“鸦散浮云外”和“蝉鸣深树间”分别描绘了天空和树林的景象。这两个画面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其中,“鸦散浮云外”描绘了乌鸦飞翔于天空中的美景,而“蝉鸣深树间”则描述了蝉鸣声此起彼伏,与深树相呼应的宁静景象。这些自然景象都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他能够更好地展开对晚眺之旅的描绘。

诗人以“客邀新月饮,渔趁暮涛还”两句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行为。这里的“新月饮”指的是邀请月亮喝酒,而“渔趁暮涛还”则描述了渔夫趁着夕阳西下时出海捕鱼,归来的情景。这两句不仅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和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

诗人以“醉后看襟袖,淋漓绿酒斑”收尾,表达了自己饮酒后的畅快感受。这里的“襟袖”指的是衣服和袖子,而“淋漓绿酒斑”则形容衣服上因饮酒而留下的痕迹。这个结尾既形象地展示了诗人饮酒的情景,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情和享受。

《太和舟中晚眺》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富有哲理意味的诗歌。它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人在傍晚时分独自在船上眺望远方的场景。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