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簪谢人事,归著芰荷衣。
岂谓青云客,时过白板扉。
草堂论旧雨,香径蔼春晖。
向晚回花县,双凫拂棹飞。

【注释】

谢:辞别。芰(jì)荷衣:荷叶制成的衣服。白板扉:指官署门。草堂:指作者的草屋,即县衙。旧雨:昔日的老朋友。香径:香气四溢的小路。回花县:回到自己的县衙。双凫:两只鹅。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县令期间,陈公来访时所作。诗前四句写自己对陈公的迎接,后四句写陈公来访的情景和与陈公的交谈,表达了诗人对陈公的欢迎之情。全诗语言朴实、清新自然,是一首反映平民百姓生活情趣的小诗。

首联“投簪谢人事,归著芰荷衣”,以“投簪”二字点明时间是在春天,因为古人常在春天把头发盘成发髻,用簪子固定好,然后弃之于地,表示辞去官职,因此称“投簪”。这里,陈公来访问,诗人就放下手中的簪子,表示谢绝世事,回归田园生活,穿上了荷叶做的衣裳。这里的“芰荷衣”即指荷叶衣,是诗人穿着的一种朴素的服饰。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归隐的决心。

颔联“岂谓青云客,时过白板扉”,意思是说哪里会想到您这样的高官贵人会来到我这简陋的草庐中呢?这里用典。《史记·伯夷列传》记载:“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于是退而耕于首阳山。”李白在这里用此典故,表明自己并不求官做,只求隐居田园。同时,也表现了陈公的到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变化。

颈联“草堂论旧雨,香径蔼春晖”,意思是说草堂里曾经是旧友相聚之地,如今又迎来了春风的阳光。这句中,“旧雨”是指昔日的故友,“春晖”则指春光明媚。这句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尾联“向晚回花县,双凫拂棹飞”,意思是说傍晚时分,我回到了我的县衙,两只大雁在空中飞翔。这句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清新自然,反映了李白作为县令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