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初收曙色分,三山如画敛轻云。
花残紫陌闻莺语,草长青郊走鹿群。
本拟登临同谢傅,还期斋宿礼茅君。
华阳洞口神仙宅,霞彩常成五色文。
【注释】
茅山:在今江苏句容东南。
谢傅:晋代谢安,字安石,官至司徒。
斋宿:指斋戒沐浴。古代官员入朝拜见帝王,或出外巡视,都要事先斋戒沐浴,以示敬慎。
华阳洞:在茅山上。
【赏析】
这是一首咏茅山的诗,诗人对茅山的自然风光和清幽环境十分喜爱,他本想登临茅山与谢傅同赏山水之美,又打算斋戒沐浴,以期得到神仙之福。全诗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积雨初收曙色分,三山如画敛轻云。
花残紫陌闻莺语,草长青郊走鹿群。
本拟登临同谢傅,还期斋宿礼茅君。
华阳洞口神仙宅,霞彩常成五色文。
【注释】
茅山:在今江苏句容东南。
谢傅:晋代谢安,字安石,官至司徒。
斋宿:指斋戒沐浴。古代官员入朝拜见帝王,或出外巡视,都要事先斋戒沐浴,以示敬慎。
华阳洞:在茅山上。
【赏析】
这是一首咏茅山的诗,诗人对茅山的自然风光和清幽环境十分喜爱,他本想登临茅山与谢傅同赏山水之美,又打算斋戒沐浴,以期得到神仙之福。全诗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注释】 阻浅境山:指在江中停宿。 百里彭城道:彭城,古县名,今属江苏,在徐州市北。这里借指徐州一带的江流。 舟行滞浅沙:船行驶得很慢,在浅水里停留着。 波涵珠斗动,树带绛河斜:波浪好像珍珠般滚动,树影倒映在水面上像是红色的河水。 兴到杯浮白,更深烛吐花:兴致来了,酒杯里的酒也像浮起的白沫一样,深夜里点着烛光,灯芯吐着花一样的火苗。 归途已过半,潦倒忆京华:回家的路已经走了一半了
舟中夜雨 轻舟依野渡,短褐坐深更。 千里乡关思,孤灯夜雨声。 酒冲愁未散,诗与梦俱清。 翻忆朝参日,泥涂倩马行。 译文: 在夜晚的船中,我坐在破旧的船上,看着窗外的雨滴。我想起了家乡,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我喝着酒,却无法驱散心中的忧愁。我开始写作,却发现我的诗歌也变得清晰起来。我想起了过去的日子,那时我在朝廷里做官,每天都忙碌而充实。而现在,我只能在这片泥泞的土地上,骑马前行。 注释: 1.
夜泊安林 路出安林晚,烟生野渡昏。 挑灯拈彩笔,待月举兰樽。 帙散蠹鱼走,船惊宿鹭喧。 客心归转急,飞梦到家园。 注释: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夜晚行旅情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思念之情。 - "路出安林晚":描述了诗人行走在通往目的地的路上,天色已晚。 - "烟生野渡昏":描绘了傍晚时分,烟雾弥漫,天色昏暗的景象。 - "挑灯拈彩笔":在微弱的灯光下
【注释】: 武城:地名。 试宰:曾经担任县令。 弦歌:弹琴唱歌。指太平盛世,也指百姓生活富裕。 遗风古:遗留下来的风俗和习惯。 祠屋:祭祀祖先的房屋。 苹藻:用草扎成的祭品,泛指祭品,也泛指祭品。 仰止:仰望而止,表示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武城县(今山东武城)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武城昔日曾出贤良之辈;颈联写武城至今依然有弦歌之声,百姓生活富裕;颔联写武城的遗迹尚存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分析鉴赏。“晓发彭城驿”,清晨离开彭城驿。“晓”,天刚亮时。“发”,出发,动身。“彭城驿”,古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舟迎水拍堤”,小船在江面上行驶,水花拍击着江边的大堤。“舟”是名词,船的意思;“拍”是动词,用桨击打的意思。“堤”,指江堤,即江边长堤。“天连淮树远”
【注释】: 暮抵境山:傍晚时分抵达了山。 风帆飞驿路,野烧动寒原:风帆在驿路上飞扬,野外的篝火在寒冷的原野上燃烧。 雾翳林光黑,烟笼水气昏:浓雾笼罩着树林,光线显得暗淡,烟雾缠绕着水面,天色昏暗。 远天收落景,新月露微痕:天边逐渐收起夕阳的景象,新月挂在天空,发出淡淡的光芒。 沙岸停桡处,时闻鸡犬喧:小船停靠在沙滩上,不时能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留城怀古 夜泊古留城,河流接汉清。 昔人不可作,兹地只留名。 祠带寒烟色,庭多落叶声。 功成轻万户,千载仰高情。 注释: - 留城怀古:在留城(今安徽宿州)怀想古代的诗人。 - 夜泊古留城:夜晚停泊在留城的河边。 - 河流接汉清:河水与汉水流相连,清澈透明。 - 昔人不可作:过去的人们无法再创作这样的作品。 - 兹地只留名:这个地方只会留下名字。 - 祠带寒烟色:祠堂周围飘荡着淡淡的烟气。 -
临清晚眺 地据京南胜,州临济北雄。 河山齐鲁旧,风俗古今同。 烟柳连天碧,霜枫夹岸红。 到来维短棹,沽酒夕阳中。 【解析】 “地据京南胜,州临济北雄”,这句诗的意思是:这个地方位于京城的南部,景色优美,是一片胜地;这个州坐落在济南以北,显得雄伟壮观。 “河山齐鲁旧,风俗古今同”,这句诗的意思是:这里的黄河和山峦见证了齐鲁大地的历史变迁,这里的风俗也与古今一样。 “烟柳连天碧,霜枫夹岸红”
长桥月夜 江城暮雨歇,与客坐孤舟。 月照兰樽夜,风生荻岸秋。 空怀千古事,因羡五湖游。 烈士今何在,长桥水自流。 赏析: 《长桥月夜》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谏臣的作品,通过描述江城傍晚雨后的平静景象,以及夜晚的月色与风声,引发诗人对历史的无限怀念和对过往英雄的深切追念。诗中的“长桥月夜”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也象征着历史长河中那些消逝的英雄及其英勇事迹。 首句“江城暮雨歇”
【注释】 淮阴城:古城市名,位于今江苏省淮安市。韩信(?一前196年)是西汉初杰出的军事家、将领,曾被封为淮阴侯。后因谋反被处死于长乐宫的钟室里,后人称其旧城为淮阴城。 王孙:贵族子弟。王孙:指昔日在淮阴侯韩信手下任职的人。 古木愁云起:古代诗人常以云来象征忧愁,故云有“愁云”之称。这里指淮阴城的古树。 荒原落日昏:指荒凉的原野,夕阳西下,天色渐暗。 路埋荆棘底:指道路两旁长满了荆棘。
【注】王工部:指李白。年丈改授南曹:王年丈被改任南曹(相当于县令)之职。凤凰台:即凤凰山,在江宁(今南京)南郊的凤凰山上。渚花:水中的花朵。锦帆:彩饰华丽的船。六朝旧迹:六朝,泛指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六朝旧迹”,指这些王朝的遗迹。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金陵送别友人王年丈,并勉励他到南曹任职时作。首句写送行地点,即凤凰台。二句写江上秋风,待客而来。三句写云树远连青嶂,渚花寒映锦帆
喜甥韩进士存良入馆选 郎君早岁即知名,十载风尘只自惊。 彩笔昔看称独步,玉堂今喜冠群英。 九重天向词坛近,五色云从相国生。 少小同游幸同宦,一缄聊展渭阳情。 注释: 1. 喜甥韩进士存良入馆选:高兴的外甥韩进士存良进入官府任职。 2. 郎君早岁即知名:郎君年轻时就很有名望。 3. 十载风尘只自惊:十年的风尘生涯只是让自己感到惊讶。 4. 彩笔昔看称独步:过去常常被称赞为才艺出众。 5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①“自怜诗骨懒朝参”意思是:自己怜惜自己的诗才,懒得去朝拜。 ②“乞假登临喜盍簪”的意思是:借了假期游玩,高兴得把帽子都摘掉了。 ③“绿树团阴多映水,青山入晓半浮岚”的意思是:绿色的树荫在水面上形成一片,青山在早晨的雾气中半隐半现。 ④“坐中冠盖人争羡,物外烟霞性所耽。对景浑忘身是客,依稀风物似江南”的意思是:在座的都是达官贵人,他们羡慕我的清高和超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七夕》。诗中描述了七夕之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情景。 第一句“今夕何夕火西流,处处穿针阅女牛。”意为今晚是什么日子?天上的星星像火焰般向西流动,到处都有人在为织女和牛郎织女穿针乞巧。这里的“穿针”指的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人们相信通过穿针来祈求婚姻美满。而“阅女牛”则是指观看牵牛星和织女星。 第二句“银烛光摇书幌冷,碧梧影落帝城秋。”意为在烛光照映下,书幌显得冷冷清清
诗句:汉世风裁说李膺,看花曾伴曲江行。 译文:在汉代,李膺以高尚的品质和才华受到了世人的称赞。他喜欢赏花,曾在曲江边欣赏美景。 注释:汉世风裁 - 指汉代的社会风气或规范;李膺 - 李膺是东汉末年的名士,以其正直和高洁的品质著称;曲江 - 位于洛阳市西北面的一个风景优美的区域;行 - 行走;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李膺的形象,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才华。同时
送董太仆归省华亭 十年抗节戍蛮荒,仗剑归来鬓未苍。 赤胆朝天时共瞩,锦衣归昼里生光。 秋高淮海鸿飞远,月满华亭鹤唳长。 知向故园晨省处,好将莱彩慰高堂。 注释: - 抗节戍蛮荒:指董太仆在边疆坚守岗位,抵抗外敌入侵的英勇行为。 - 仗剑归来:指董太仆从边关回来,手持宝剑,意气风发。 - 赤胆:忠诚之心,比喻为国尽忠的决心和勇气。 - 时共瞩:当时一起注视着,形容大家共同关注、期待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