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窗隐几梦初残,座上青山带雨看。
几处苇塘鸣翡翠,谁家竹坞长琅玕。
烟林日落千村暮,水国风生五月寒。
强欲披裘任疏懒,扁舟长往弄渔竿。
【解析】
此诗作于嘉佑六年(1061年)冬,诗人任杭州通判。首联写梦醒后所见之景:篷窗隐几,窗外青山带雨,帘内隐隐约约地映着。颔联写梦中所见之景:座上有人正在观赏翠绿的水草。颈联写梦中所闻之声:苇塘边有几只翡翠鸟鸣叫。尾联写梦醒后的所见之景:烟林中日落千村,水国中风生五月寒。尾联写梦中所闻之声:渔人驾舟长去,弄起渔竿。“强欲披裘任疏懒,扁舟长往弄渔竿”一句,是说虽然要穿上皮衣抵御严寒,却仍想披散开衣服任凭它宽松而懒得去整理。这两句是作者对梦境的描写,也是对当时生活的写照。
【答案】
①嘉禾道中(指作者任杭州通判时在浙江一带巡视)②篷窗隐几梦初残,座上青山带雨看。③几处苇塘鸣翡翠,谁家竹坞长琅玕。④烟林日落千村暮,水国风生五月寒。⑤强欲披裘任疏懒,扁舟长往弄渔竿。译文:船篷窗下隐几入梦刚刚醒来,座上的青山带着雨意在朦胧之中隐约可见。几处芦荡里传来了翡翠鸟的清啼,哪家人家的竹林深处飘来阵阵琅玕的芳香。烟云缭绕树林中夕阳西下,水乡风光中五月的天气也变得寒冷如春。勉强想要披上皮大衣任凭它宽松不去理它,乘一叶扁舟长驱直进任随它漂泊不回。赏析:本诗写于嘉佑六年(1061)冬,作者任杭州通判。诗中以梦中情景为线索,写出了江南渔村的宁静生活,以及诗人内心的闲适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富有民歌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