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花庭院昼迟迟,睡起初惊燕语时。
遍倚曲阑无限思,游丝闲驻海棠枝。

【注释】

春日:春天的早晨。睡起:醒来。杏花庭院,指庭院里盛开的杏花。昼迟迟:太阳迟迟不落,形容时间很长。

倚:靠着。阑:栏杆。无限思:无边无际的思绪。游丝:柳絮,这里指柳树的花絮。

【赏析】

这首小诗是写春天的一个清晨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早春美景的欣赏之情。

首句“杏花庭院昼迟迟”写景,点明季节和天气。“杏花”与第二句的“燕语”相照应;“庭院”与第三句的“海棠枝”相联系;“昼”字写出了时间的推移。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早春画面:庭院里杏花开得正旺,燕子在其间飞翔鸣叫,似乎被什么惊扰了,才从睡梦中醒来。这一句中“庭院”、“杏花”、“昼迟迟”三个词组都是不可缺少的,它们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的早晨。“杏花”一词,既突出了早春的特色,又渲染了气氛。

接着两句“睡起初惊燕语时。遍倚曲阑无限思”,诗人由梦而醒,感到惊奇,原来自己还在做着梦,这时他不禁想起昨夜的梦境,于是开始回想。“初惊”二字表明诗人由睡而醒,由静而动,由迷而悟,由梦幻进入现实,从而产生出一种惊异之感。“始惊”,就是“突然惊醒”。这一句是诗人由梦境回到现实,由睡眼惺忪进入清醒状态的过渡句。“燕语”是诗人听到的,也是他所看到的。他由“燕语”而想到“杏花”,由“杏花”而想到“庭院”,由“庭院”而想到“杏花庭院”。这样,诗人便把眼前所见、所闻与梦中所见、所闻联系起来了。由于这种联想,诗人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他仍然处在梦中一样,因此,当他看到院中的杏花和飞舞的柳絮时,便不由自主地发出“始惊”的感叹。

“遍倚曲阑无限思”一句承上启下,由“惊”而“思”:倚着曲栏,触景生情,不禁遐想联翩。“尽倚”二字用得极妙。“尽”字写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之情,也表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倚阑”二字则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神态动作。“无限思”三字既概括了诗人此时的心情,又点出了诗人此时的动作。这一句是过渡句,承上起下,使诗意更丰富。

最后一句“游丝闲驻海棠枝”,是这首诗的最后一句,也是全诗的高潮。“游丝”指的是柳絮。“住”字用得极好。这四个字不仅生动地写出了柳絮的轻盈,而且写出了它的坚韧和生命力。它虽然轻盈,但毫不动摇。它虽然柔弱,但却顽强。它像一根线,紧紧地拴在一株树上(这株树就是海棠树);但它又像一根针,紧紧地刺入土里。这四句话是全诗的总纲,集中地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