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出御未央宫,万国衣冠入觐同。
借问循良谁第一,汉庭无复过吴公。
天皇出御未央宫,描绘了皇帝在未央宫举行盛大的仪式,万国使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举。借问循良谁第一,表达了诗人对吴太守治国有方的赞赏。汉庭无复过吴公,暗示了吴太守的贤明将超越前人,成为历史上的典范。
郭谏臣的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传达了他对吴太守入觐的祝福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朝廷礼仪和国家治理的关注与期望。
天皇出御未央宫,万国衣冠入觐同。
借问循良谁第一,汉庭无复过吴公。
天皇出御未央宫,描绘了皇帝在未央宫举行盛大的仪式,万国使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举。借问循良谁第一,表达了诗人对吴太守治国有方的赞赏。汉庭无复过吴公,暗示了吴太守的贤明将超越前人,成为历史上的典范。
郭谏臣的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传达了他对吴太守入觐的祝福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朝廷礼仪和国家治理的关注与期望。
【注释】 阻浅境山:指在江中停宿。 百里彭城道:彭城,古县名,今属江苏,在徐州市北。这里借指徐州一带的江流。 舟行滞浅沙:船行驶得很慢,在浅水里停留着。 波涵珠斗动,树带绛河斜:波浪好像珍珠般滚动,树影倒映在水面上像是红色的河水。 兴到杯浮白,更深烛吐花:兴致来了,酒杯里的酒也像浮起的白沫一样,深夜里点着烛光,灯芯吐着花一样的火苗。 归途已过半,潦倒忆京华:回家的路已经走了一半了
舟中夜雨 轻舟依野渡,短褐坐深更。 千里乡关思,孤灯夜雨声。 酒冲愁未散,诗与梦俱清。 翻忆朝参日,泥涂倩马行。 译文: 在夜晚的船中,我坐在破旧的船上,看着窗外的雨滴。我想起了家乡,心中充满了思念之情。我喝着酒,却无法驱散心中的忧愁。我开始写作,却发现我的诗歌也变得清晰起来。我想起了过去的日子,那时我在朝廷里做官,每天都忙碌而充实。而现在,我只能在这片泥泞的土地上,骑马前行。 注释: 1.
夜泊安林 路出安林晚,烟生野渡昏。 挑灯拈彩笔,待月举兰樽。 帙散蠹鱼走,船惊宿鹭喧。 客心归转急,飞梦到家园。 注释: -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夜晚行旅情景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家园的思念之情。 - "路出安林晚":描述了诗人行走在通往目的地的路上,天色已晚。 - "烟生野渡昏":描绘了傍晚时分,烟雾弥漫,天色昏暗的景象。 - "挑灯拈彩笔":在微弱的灯光下
【注释】: 武城:地名。 试宰:曾经担任县令。 弦歌:弹琴唱歌。指太平盛世,也指百姓生活富裕。 遗风古:遗留下来的风俗和习惯。 祠屋:祭祀祖先的房屋。 苹藻:用草扎成的祭品,泛指祭品,也泛指祭品。 仰止:仰望而止,表示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武城县(今山东武城)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写武城昔日曾出贤良之辈;颈联写武城至今依然有弦歌之声,百姓生活富裕;颔联写武城的遗迹尚存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理解诗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分析鉴赏。“晓发彭城驿”,清晨离开彭城驿。“晓”,天刚亮时。“发”,出发,动身。“彭城驿”,古地名,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徐州市。“舟迎水拍堤”,小船在江面上行驶,水花拍击着江边的大堤。“舟”是名词,船的意思;“拍”是动词,用桨击打的意思。“堤”,指江堤,即江边长堤。“天连淮树远”
【注释】: 暮抵境山:傍晚时分抵达了山。 风帆飞驿路,野烧动寒原:风帆在驿路上飞扬,野外的篝火在寒冷的原野上燃烧。 雾翳林光黑,烟笼水气昏:浓雾笼罩着树林,光线显得暗淡,烟雾缠绕着水面,天色昏暗。 远天收落景,新月露微痕:天边逐渐收起夕阳的景象,新月挂在天空,发出淡淡的光芒。 沙岸停桡处,时闻鸡犬喧:小船停靠在沙滩上,不时能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留城怀古 夜泊古留城,河流接汉清。 昔人不可作,兹地只留名。 祠带寒烟色,庭多落叶声。 功成轻万户,千载仰高情。 注释: - 留城怀古:在留城(今安徽宿州)怀想古代的诗人。 - 夜泊古留城:夜晚停泊在留城的河边。 - 河流接汉清:河水与汉水流相连,清澈透明。 - 昔人不可作:过去的人们无法再创作这样的作品。 - 兹地只留名:这个地方只会留下名字。 - 祠带寒烟色:祠堂周围飘荡着淡淡的烟气。 -
临清晚眺 地据京南胜,州临济北雄。 河山齐鲁旧,风俗古今同。 烟柳连天碧,霜枫夹岸红。 到来维短棹,沽酒夕阳中。 【解析】 “地据京南胜,州临济北雄”,这句诗的意思是:这个地方位于京城的南部,景色优美,是一片胜地;这个州坐落在济南以北,显得雄伟壮观。 “河山齐鲁旧,风俗古今同”,这句诗的意思是:这里的黄河和山峦见证了齐鲁大地的历史变迁,这里的风俗也与古今一样。 “烟柳连天碧,霜枫夹岸红”
长桥月夜 江城暮雨歇,与客坐孤舟。 月照兰樽夜,风生荻岸秋。 空怀千古事,因羡五湖游。 烈士今何在,长桥水自流。 赏析: 《长桥月夜》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谏臣的作品,通过描述江城傍晚雨后的平静景象,以及夜晚的月色与风声,引发诗人对历史的无限怀念和对过往英雄的深切追念。诗中的“长桥月夜”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也象征着历史长河中那些消逝的英雄及其英勇事迹。 首句“江城暮雨歇”
【注释】 淮阴城:古城市名,位于今江苏省淮安市。韩信(?一前196年)是西汉初杰出的军事家、将领,曾被封为淮阴侯。后因谋反被处死于长乐宫的钟室里,后人称其旧城为淮阴城。 王孙:贵族子弟。王孙:指昔日在淮阴侯韩信手下任职的人。 古木愁云起:古代诗人常以云来象征忧愁,故云有“愁云”之称。这里指淮阴城的古树。 荒原落日昏:指荒凉的原野,夕阳西下,天色渐暗。 路埋荆棘底:指道路两旁长满了荆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他的妻子韦氏写的一首七言诗。下面是对每句的解读和注释: 赠伊母太淑人 - 赠:赠送,这里指写给某人的诗歌。 - 伊母太淑人:伊母,即你的母亲;太淑人,是对妻子的一种尊称。 堂上萱花岁月长 - 堂上:在古代,家宅正厅通常称为“堂”。 - 萱花:又称“忘忧草”,传说可以使人忘记忧愁。 - 岁月长:表示时间长久,岁月悠悠。 阶前兰玉竞芬芳 - 阶前:台阶的前面
【注释】 1. 竹梧:指竹林和梧桐树。2. 书院:指学府。3. 晨起:天明起身。4. 阑干(lán gān):栏杆、短墙。5. 频倚:多次倚靠。6. 秋风:秋天的风。7. 除:台阶。8. 收:收拾。9. 梧子:桐子,即白蚁。10.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秋日早晨扫落叶的诗。首联写天刚亮就起床,因为要扫落叶;颔联写扫叶时的情景;颈联写落叶满地,要叫孩子来收;末联点出“扫”的动作是因秋风而引起
送马宪副同年之楚 昔日看花曾作伴,今晨把袂若为情。 欲知此后相思处,黄鹤楼前片月明。 注释: - 昔日:过去,从前。 - 看花:欣赏花朵。 - 作伴:陪伴。 - 今晨:今天早晨。 - 把袂(mèi):握手、拍打袖子,此处指离别时的动作。 - 若为情:为何要如此,即为何如此离别。 - 欲知:想要知道。 - 此后:今后。 - 相思处:思念的地方。 -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昌的古建筑名胜
满路吴民起颂声,愿言借寇向承明。春风三月棠阴下,多少儿童竹马迎。 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郭谏臣的《送近冈吴太守入觐二绝》。全诗以赞美吴民的颂声和迎接太守的儿童为主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百姓对太守的热烈欢迎和深厚的情感。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译文、赏析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1. 释义与译文: - 满路吴民起颂声:形容沿途的吴民都起立欢呼,赞扬之声充满了整个道路。 -
【注释】 五更:旧时把夜里三更到五更称作五更。 朝天:指上朝拜见皇上。 孤臣:孤独的臣子,此处自指诗人自己;孤臣即孤单的臣子的意思。 江海:指长江、大海。古人常以江海比喻国家。 孤臣捧檄:指诗人在万历朝(1573-1620年)为官时,曾奉旨出使他地。 圣人:指皇帝;这里指皇帝陛下。 赏析: 首句“五更膏沐去朝天,万历今朝又一年”的意思是,天还未亮就起床准备,沐浴后梳洗打扮,然后匆匆赶到京城去上朝
【注释】 圣节:指元旦。 晨夕严装:指清晨和傍晚都穿戴整齐。 上帝都:指京城,这里泛指皇宫。 嵩呼: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尊敬或问候。 方今天子:现在的天子。 明圣:聪明、英明。 夏启周成:夏启、周成都是夏、商时期君主的名字,这里代指贤君。 无:同“毋”。 【赏析】 《元旦圣节口占二绝》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此诗作于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正月初一日,时作者在临安(今浙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