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织金丝绿未敷,隔窗偷眼看模糊。画眉京兆今何处,试问双眉得似无。
雨织金丝绿未敷,隔窗偷眼看模糊。
画眉京兆今何处,试问双眉得似无。
注释:
- 织:编织,这里指下雨。
- 金丝:形容雨点细小如金色丝线。
- 隔窗偷眼:通过窗户向外面看,眼睛被遮挡,只能偷偷地看。
- 绿未敷:绿色尚未展开。
- 画眉:古代女子的妆容之一,用黛色画眉,故称画眉。
- 京兆:官名,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最高长官,此处指代某个地方官员或官员身份的人。
- 试问双眉得似无:试着询问他的双眉是否和之前一样,表达了对某人变化的好奇和关心。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晚年所作的一组诗,共有四首。这些作品通常被称为“柳枝词”,是一种表达对自然景物、人生情感或者某种特定情景的诗歌。在这首诗中,刘禹锡运用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他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雨织金丝绿未敷”以“雨”为起点,形象地描绘了细雨轻洒的景象,如同金丝般的小雨点覆盖了整个大地。这里的“织”字,不仅描述了雨点的形态,也暗示了雨势的连绵不绝。而“绿未敷”则传达了春天尚未完全到来,大地仍然笼罩在淡淡的绿色之中。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期待或忧虑。
第二句“隔窗偷眼看模糊”转入了室内的情景,诗人通过“隔窗偷眼”这一动作,表达了对外面世界的渴望和好奇心。然而,由于视线被遮挡,外面的世界显得模糊不清,这种朦胧的美感增添了一层神秘感。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外部世界变化的关注和内心的不确定。
第三句“画眉京兆今何处”则是诗人对于某个人(可能是指一个曾经的情人)的直接询问。这里的“画眉京兆”可能指的是某个曾经担任地方行政区划最高长官的官员,或者是以画眉著称的女性。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这个人的现状的关心和好奇。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思念,更是一种对过往情感的珍视和怀念。
最后一句“试问双眉得似无”以一种假设的方式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某种状态的不确定性和探索。这里的“双眉”很可能是指在前文中提到的“画眉京兆”,而“得似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状态是否能持续下去的疑问。这种表达方式既展示了诗人的深情和关切,也体现了他对未来的某种期待或担忧。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特定场景的深情表达,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它不仅反映了刘禹锡晚年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体验,也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