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情壮志古相妨,富贵劳君亦太忙。
骏骨沙场横似雪,金台休更试丝缰。
诗句:柔情壮志古相妨,富贵劳君亦太忙。
译文:我对你的爱意和雄心壮志,却成了彼此之间的障碍,你为了追求富贵而忙碌,也太过操劳了。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哀,因为两人的爱意和雄心壮志成为了阻碍,而你的忙碌也显得有些过分。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抒发情感的诗作,通过描述两人之间的爱情困境,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人生选择的感慨,感叹人生的无常和复杂性。
柔情壮志古相妨,富贵劳君亦太忙。
骏骨沙场横似雪,金台休更试丝缰。
诗句:柔情壮志古相妨,富贵劳君亦太忙。
译文:我对你的爱意和雄心壮志,却成了彼此之间的障碍,你为了追求富贵而忙碌,也太过操劳了。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无奈和悲哀,因为两人的爱意和雄心壮志成为了阻碍,而你的忙碌也显得有些过分。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抒发情感的诗作,通过描述两人之间的爱情困境,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于人生选择的感慨,感叹人生的无常和复杂性。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燕子的观察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爱情和人生命运的感慨。 “巧随花信学春游”,描绘了燕子跟随花朵的消息,开始学习春天的活动。这里的“巧”字,形容燕子的灵活机敏,而“随花信学春游”则形象地描绘了燕子在春天中忙碌的景象。燕子在春天中,穿梭于花间,捕捉食物,为即将到来的繁殖做准备,这是燕子生活的常态,也是春天的象征。 “宛转东风弄石柔”,描述了燕子在春风中
【注释】 苔玉:即苔花。东山:指王献之的别墅,在今江苏吴县东。香梦:比喻佳人如梦。墨花台:指张芝所书的《冠军帖》,又名《草书诗》。又:再一次。伴玉梅:陪玉树梅花。 露滴:像水滴落下来一样。秋珠:秋天的珍珠。供洗砚:用来磨墨。云装春黛:像春天女子脸上的云鬓。劝浮杯:斟酒劝饮。玄心:指道家之心。 浣月:洗涤月光,指夜晚读书。烟炉:指文房四宝中的墨。玄心:指道家之心,这里指文人之心。秀句:美丽的诗句
【注释】 寒云:指冬天的云。栖石:停歇在石头上。雪花幽:飘落的雪花很幽静。溪影摇衣共鹤游:流水的影子摇动着衣服,好像和仙鹤一起游赏。吏部:指韩愈(字退之),唐代大文豪,因官至吏部侍郎而得名。闽粤:福建、广东一带。山灵:山神。偷羡:羡慕。主宾酬:主人和客人的酬报。文心:文学之心。潮痕变:潮水的痕迹变了。佛骨还随木叶愁:佛教的遗骨还在,但已随着秋天的树叶而感到忧愁。峦壑:山峦和山谷。不知今古异
这首诗以“落花”为题,通过描写落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曾从花下醉花筹」:曾经在盛开的花树下沉醉于美酒之中,用花枝作为筹码饮酒。 2. 「重入花林忽似秋」:再次踏入花林时,仿佛已经过了深秋。 3. 「沾地已成埋玉冢」:花瓣落在地面上,就像埋入地下的玉冢一般。 4. 「离枝应比坠珠楼」:离开树枝的花朵,应该像坠落的珍珠般美丽。 5.
《冬泊》 水宿初疑枕有霜,自敲柘火爇新香。 惊波煮石闻山语,寒浦游云到客床。 梦向素鸥联渚气,心随紫叶湿烟光。 摇摇兰艇轻于叶,只有秋情满锦囊。 注释:在冬天停泊时,刚开始以为是枕头上结了霜,自己敲打着火把点燃了新买的香。突然听到波涛中石头被煮开的声音(“煮石”一作“石沸”),好像能听到山上传来的说话声音。寒冷的江面上飘荡着游动的云彩,仿佛来到了客人的船舱。我梦见白色的鸥鸟在空中飞翔
诗句释义 1. 过尽炎晖月一弯:描述的是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 2. 闲情桐叶不同删:这里的桐叶可能指的是梧桐树的叶子,闲情则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不同删"意味着梧桐叶子的飘落与作者的心情无关,他对此并不感到悲伤,而是保持着一种淡定的态度。 3. 轻愁有翅随风到:描述了忧愁如同有翅膀一样随风飘到了作者的身边。这里的"有翅"形象地描绘了忧愁的轻盈和无形
诗句释义: 1. 风翻晴色入窗纱,约雨雷声细不哗。 - 风翻晴色:形容春风轻拂,把晴朗的天气吹进窗户,形成美丽的景色。 - 约雨雷声:暗示着即将到来的雷雨,但声音细小,不张扬。 2. 仙妇月眉勾宿蝶,美人红带照啼花。 - 仙妇月眉:形容仙女的眉毛像月亮一样弯弯的。 - 宿蝶:指夜晚停留在花朵上的蝴蝶。 - 美人红带:形容女子的红色腰带,与花朵相映成趣。 - 照啼花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棋声如玉响芳筵,移月携风竹径前。 - “棋声”指下棋的声音,“玉响”形容棋声清脆如同玉石撞击般悦耳,“芳筵”可能指的是宴会或对弈的场所,“移月携风”则描绘了夜晚月光和清风陪伴的情景。整体表达了诗人在棋艺对决中感受到的美好时刻。 2. 藤线绣墙成翠带,苔痕点石见青钱。 - “藤线绣墙”形容墙壁被藤蔓覆盖,宛如精美的刺绣,增添了一种自然的装饰美
诗句释义: 1. 湿生础汗暮云屯:意味着夜晚的雨水湿润了地砖,使得础石上布满了水滴。 2. 夜雨丁丁已浃旬:夜雨连绵不绝,已经持续了十天。 3. 素沫乍流疑洗月:白色的泡沫刚刚出现,让人联想到月光下的水面。 4. 寒丝不断似留云:形容细长的植物或枝条在雨中显得更加坚韧和持久。 5. 频敲碧瓦鹃声杂:经常听到杜鹃鸟的叫声,声音交织着雨滴敲打窗户的声音。 6. 细渍青苔鹤迹匀
注释: 看梅:观赏梅花。 素香窈窕疑能语:白色的香气清雅,仿佛在轻声诉说。窈窕:形容女子体态美好。 疏影低徊自不羁:稀疏的树影在低回徘徊,自有一份洒脱和自由。 洁性任教珠佩冷:梅花的洁白纯洁,即使被佩戴上了珍珠饰品也显得那么清冷。 芳情谁许粉蝶知:芳香的情感谁能理解?只有蝴蝶知道吗? 清娱羞向凡花借:清雅的欢愉让我不好意思向平凡的花儿炫耀。 琼华伴玉卮:用美丽的梅花陪伴珍贵的玉制酒器。 赏析:
诗名:《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一》 只愁城向度岁时,红颜耐得几分离。 销魂自是情男子,除却江郎总不知。 注释:郭辅畿(1616 — 1648),本名京芳,字咨曙。明朝大埔人,明思宗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有《洗砚堂集》。此诗为郭辅畿于明代所作,反映了诗人因爱情而忧虑的心情。“只愁”和“红颜”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担忧,以及对分离的深刻恐惧
金钗买得玉兰栽,香影倚斜印紫苔。 曾与粉郎花下醉,不须春到也花开。 赏析: 这首诗是郭辅畿对女性闺怨生活的一种描绘。首句“金钗买得玉兰栽”描绘了主人公购买玉兰树的场景,玉兰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纯净,而“金钗”则是古代女性的头饰,此处暗示了女性的身份地位。第二句“香影倚斜印紫苔”则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在玉兰树下的姿态,暗喻其内心的忧愁与不安。第三句“曾与粉郎花下醉”,则展现了主人公的浪漫情怀
桂花寂寂豆花愁,雨润银河涨欲流。 珍重团圆双扇子,绣帘月冷梦初秋。 诗句释义与赏析 桂花寂寂豆花愁: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桂花的香气虽然清雅,却似乎带着一丝寂寞之意;豆花在秋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也在诉说着心中的忧愁。 雨润银河涨欲流:这里用“雨润”来形容秋雨的滋润,使得银河般的河流水位上涨,仿佛要溢出河岸。这里的“银河”并非真的银河,而是暗指河水或溪流。 珍重团圆双扇子
无情孤月照菱花,照见芳心飞似霞。 愿嫁来生荀奉倩,焚香礼佛奉莲华。 注释:此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深情与期盼。“无情孤月”象征着孤独无伴的夜晚,而“菱花”则指镜子,这里用来比喻女子的面容。“芳心飞似霞”形容女子内心的情感如同美丽的彩霞一般绚丽多彩。她希望能在来世嫁给荀奉倩,荀奉倩是古代传说中的才子,这里借代男子,表达了女子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整首诗流露出了女子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于孤独夜晚的感慨
诗词原文: 隔邻吴女莫呼侬,欲采莲花却晚风。 亭外垂杨应识我,离魂夜夜出帘栊。 译文: 隔壁的邻居女子请不要呼唤我,我想要去摘那美丽的莲花,但是已经错过了最佳的采摘时间。在夜晚的时候,我独自一人从窗前走出,想要寻找一些安慰
匀笺摇墨自风流,学向秋窗注四愁。 教得良人成荡子,桂林湘水孰相留。 注释: - 匀笺:用毛笔均匀地涂抹书写。此处指精心书写书信。 - 摇墨:用毛笔轻轻蘸取墨水。 - 自风流:表现出一种潇洒自如的态度。 - 学向:学习,向某人学习或向某事学习。 - 秋窗:秋天的窗子,这里指秋天的夜晚。 - 注四愁:为四愁所困扰,即因相思而忧愁。 - 教得:教导某人。 - 良人:指妻子,这里的指丈夫。 - 成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