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女叮咛莫嫁儒,秋悲春病总离居。
如何彤管诗千首,薄命佳人亦读书。

深闺哀怨,女学与儒教的纠葛

郭辅畿《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五十八》:

生女叮咛莫嫁儒,
秋悲春病总离居。
如何彤管诗千首,
薄命佳人亦读书。

注释:

  • 生女叮咛:对女儿的叮咛嘱咐。
  • 莫嫁儒:不要嫁给儒家学者。
  • 秋悲春病总离居:秋天的悲伤和春天的疾病使她总是离家。
  • 彤管:红色的笔。
  • 如何:如何能够。
  • 彤管诗千首:用红笔写了千首诗。
  • 薄命佳人:命运不好但很有才华的女子。
  • 亦:也。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郭辅畿的作品,表达了一位女子对儒家学者婚姻生活的担忧。她担心自己因秋悲春病而远离家,又担心自己的命运不佳,即使有才华也无法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尊重。诗中的“生女叮咛莫嫁儒”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低下和家庭对女性的束缚。整首诗充满了对封建礼教的不满和对女性权益的呼吁,展现了作者深刻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郭辅畿《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七十二》:

生女叮咛莫嫁儒,
秋悲春病总离居。
如何彤管诗千首,
薄命佳人亦读书。

注释:

  • 生女叮咛:对女儿的叮咛嘱咐。
  • 莫嫁儒:不要嫁给儒家学者。
  • 秋悲春病总离居:秋天的悲伤和春天的疾病使她总是离家。
  • 如何:如何能够。
  • 彤管:红色的笔。
  • 如何:如何能够。
  • 薄命佳人:命运不好但很有才华的女子。
  • 亦:也。

赏析:
这首诗是郭辅畿的另一篇作品,同样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它描绘了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封建社会里,女性因为疾病和悲伤而不得不离开家庭,无法享受正常的家庭生活。诗中的“彤管诗千首”形象地描绘了这位女子用红笔写作千首诗的才华,同时也反映了她孤独的生活状态。整首诗通过对这位薄命佳人的描写,揭示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才能的认可程度以及她们在家庭和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

这两首诗共同展现了郭辅畿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以及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它们通过细腻的文字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不满和对女性平等权利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