氛起潢池接野烟,秋生皂帽失辽田。
婆娑忍别枌榆地,豁达惟看鸿雁天。
畏道回车疑九折,芳邻将母尚三迁。
腐儒书剑期无恙,愁展蒙庄胠箧篇。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避寇” - 这首诗的标题是’避寇’,字面意思是躲避战争的威胁。在古代,战乱常常给人们带来灾难,因此’避寇’不仅是逃避危险,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带来的苦难的同情。

  2. 第一句:“氛起潢池接野烟” -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战争即将爆发的紧张景象。’潢池’指的是水边的空地,’接野烟’则表达了战争即将到来的紧迫性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第二句:“秋生皂帽失辽田” - 此句中,’秋生’可能是形容时间或季节的变化,’皂帽’通常指士兵戴的帽子,而’失辽田’意味着失去了边疆的土地。这里通过季节和土地的变迁暗示了战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 第三句:“婆娑忍别枌榆地,豁达惟看鸿雁天” - ‘婆娑’形容树木随风摇摆的样子,常用来比喻人的姿态。这里诗人可能用此来形容自己面对战乱的态度,即尽管要离别故土,但仍然保持豁达的心态,看到远处的天空和大雁自由飞翔的景象。

  5. 第四句:“畏道回车疑九折,芳邻将母尚三迁” - 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在战乱中的恐惧和不安。’九折’是形容道路曲折难行,’三迁’则是指搬家的次数很多,反映出战乱带来的生活动荡和不稳定。

  6. 第五句:“腐儒书剑期无恙,愁展蒙庄胠箧篇” - 最后这一句表明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平安无事,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蒙庄’指庄子(庄周),’胠箧篇’则是《庄子》中的一篇,讲述的是盗跖的故事,象征着对现状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

译文:

避开寇患

战乱开始于潢池接野烟,秋季来临皂帽失辽田。

虽然要离开枌榆之地,仍能看到鸿雁在天空飞翔。

恐惧路上有九个转弯,邻居们搬家多次仍不安稳。

希望书中的书剑能够安然无恙,心中忧愁着蒙庄笔下的胠箧篇章。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心境和感受。诗的开头就设定了背景,紧接着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出战争即将到来的情景。诗人以自然景观的变化象征战争的影响,通过季节和环境的描写,表达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在诗歌的结构上,诗人采用了四句话为一个单元的形式,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这种结构有助于突出主题,使读者能够迅速捕捉到诗人的主要情感。

诗中的一些词汇和短语如“秋生”、“婆娑”、“豁达”等,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例如,“秋生”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婆娑”则传达了一种动态的美,与战乱中的不稳定形成对比。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述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后果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的观察,诗人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战争挑战的复杂心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