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壬癸甲出关回,行路虽难歌莫哀。
敝舍亦劳千里望,中原只透一门开。
伤心逆旅通行李,屈指将军有姓梅。
风度楼前融朔雪,大唐今数曲江才。
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是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在夔州写成的组诗。
第一首,辛壬癸甲出关回,行路虽难歌莫哀。此诗句描绘了诗人辛壬癸甲时期离开长安,经过艰难险阻回到关中的情景。虽然路途艰难,但诗人并未因此而感到悲伤。这里的关键词“辛壬癸甲”指的是唐代宗时期的年号,诗人通过这一历史背景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第二首,敝舍亦劳千里望,中原只透一门开。此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尽管身处他乡,但诗人仍心系中原大地,期盼着有一天能够再次踏上那片土地。这里的关键词“敝舍”指的是诗人的居所,“千里望”形容了诗人对家乡的无尽思念,而“中原只透一门开”则暗示了希望之光尚未完全照亮这片土地。
第三首,伤心逆旅通行李,屈指将军有姓梅。此诗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遇到的一位姓梅的将军。虽然这位将军给诗人带来了安慰和勇气,但也让他感到悲伤。这里的关键词“伤心逆旅”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困境和心情,而“屈指将军有姓梅”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将军的敬仰之情。
第四首,风度楼前融朔雪,大唐今数曲江才。此诗句描绘了诗人在楼前欣赏融雪美景时,联想到唐朝盛世的景象。这里的关键词“风度楼前”形容了诗人所处的环境,而“融朔雪”则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大唐今数曲江才”则意味着如今的大唐帝国依然繁荣昌盛。
第五首,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此诗句描绘了诗人在风雨飘摇中度过岁月的场景。这里的关键词“支离东北风尘际”形容了诗人生活的艰难困苦,而“漂泊西南天地间”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第六首,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此诗句描绘了长江三峡一带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风貌。这里的关键词“三峡楼台淹日月”形容了三峡地区壮丽的自然景观,而“五溪衣服共云山”则展现了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
第七首,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此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不忠不义之人的不满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这里的关键词“羯胡事主终无赖”指的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他们行为的不满,而“词客哀时且未还”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担忧。
第八首,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此诗句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风雨飘摇中度过岁月的场景。这里的关键词“支离东北风尘际”形容了诗人生活的艰难困苦,而“漂泊西南天地间”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第九首,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此诗句描绘了长江三峡一带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风貌。这里的关键词“三峡楼台淹日月”形容了三峡地区壮丽的自然景观,而“五溪衣服共云山”则展现了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
第十首,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此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不忠不义之人的不满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这里的关键词“羯胡事主终无赖”指的是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他们行为的不满,而“词客哀时且未还”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担忧。
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通过对五位历史人物及其相关古迹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唐代的历史风貌,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每首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历史意义,值得读者深入品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