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昔操柔翰,何期逐转蓬。
克家辜旧德,报国竟无功。
不朽高前训,所思维古风。
愁增青琐秩,赋在明光宫。
几度哀时命,微吟守固穷。
幸生惭散木,不觉复雕虫。
秘想开丹枕,幽思放八鸿。
青山尝独寤,白社向谁同。
夫子步趋远,烟村花木中。
吟边贫是乐,静外气弥充。
今日前闻在,一言千古衷。
俗情不厌拙,文字若为工。
何以循三省,新篇寄一通。
高秋吟望尽,搔首更书空。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元和五年(810年)写给他的业师欧(字文公,即欧阳修)的。
让我们逐句解释诗句:
- 伊昔操柔翰,何期逐转蓬。
- “伊昔”:过去。
- “操”: 拿着、握着。
- “柔翰”: 柔软的笔(指毛笔)。
- “何期”:怎么,何时。
- “逐转蓬”:随风飘动的蓬草,形容四处流浪。
- 克家辜旧德,报国竟无功。
- “克家”:能够承担家庭的责任。
- “辜旧德”:辜负了以前的恩德。
- “报国”:为国家效力。
- “竟无功”:最终没有功绩。
- 不朽高前训,所思惟古风。
- “不朽”:永远流传下去。
- “高前训”:高尚的传统教诲。
- “所思”:思考的内容。
- “惟古风”:只有古代的风气。
- 愁增青琐秩,赋在明光宫。
- “青琐”:古代宫殿门上的青色雕饰,此处指宫廷。
- “秩”:等级或地位。
- “明光宫”:唐朝皇帝居住的地方,位于长安城东。
- 几度哀时命,微吟守固穷。
- “哀时命”:感叹自己的生不逢时。
- “微吟”:轻轻吟诵。
- “守固穷”:坚守贫穷。
- 幸生惭散木,不觉复雕虫。
- 散木、雕虫:都是比喻自己才能有限,无法与才华横溢的人相比。
- 秘想开丹枕,幽思放八鸿。
- “丹枕”:用丹砂染成的枕头。
- “幽思”:深深的思绪。
- “八鸿”:泛指众多的鸿雁,这里用来象征飞鸟,暗示诗人的抱负远大。
- 青山尝独寤,白社向谁同?
-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的感觉,青山象征着大自然,白社则可能是指朝廷或者官场。
- 夫子步趋远,烟村花木中。
- 夫子:对老师的尊称。
- 步趋远:步行缓慢而坚定地向前走。
- 烟村花木中:在烟雾缭绕的小村庄里,周围是花草树木。
- 吟边贫是乐,静外气弥充。
- 吟边:在吟咏诗文的过程中。
- 静外:安静之外。
- 气弥充:气息更加充实。
- 今日前闻在,一言千古衷。
- 前闻:以前听到的教诲。
- 一言千古衷:一句话可以包含千年的智慧。
- 俗情不厌拙,文字若为工。
- 俗情:庸俗的感情。
- 拙:笨拙,不擅长。
- 文字若为工:如果文字做得好,就应该精益求精。
- 何以循三省,新篇寄一通?
- 三省:三思。
- 新篇:新的篇章。
- 寄一通:寄送一篇诗作。
- 高秋吟望尽,搔首更书空。
- 高秋:深秋时节。
- 吟望尽:诗歌吟咏到极点。
- 搔首更书空:用手挠头,反复思考,但仍旧无所得。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我手抄了新诗送给我的业师欧阳先生,这是多么令人欣喜的事情啊!然而,我却感到有些失落,因为我意识到这些诗作并不能真正体现我的才学和智慧。我不禁想起了古人留下的教诲,那些崇高的传统精神仍然深深地激励着我。我深感自己的才华有限,无法与历史上那些杰出的文人相媲美。因此,我决定将我的新诗寄给欧阳先生,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指导和批评,以帮助我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赏析:
这首诗是韩愈在元和五年(810年)写给他的业师欧(字文公,即欧阳修)的一首赠诗。韩愈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他对诗词创作的热爱和对传统精神的崇敬。他通过回顾自己的创作经历,感叹自己的才华有限,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欧阳先生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充满了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传统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