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流鼓怒浪,静树振惊飙。
渺哉风动人,美恶殊相摇。
枢机在言行,天地遐不遥。
子綦隐南郭,三籁日萧条。
平流鼓怒浪,静树振惊飙。
渺哉风动人,美恶殊相摇。
枢机在言行,天地遐不遥。
子綦隐南郭,三籁日萧条。
注释
- 平流鼓怒浪:平静的水流中突然激起巨大的波浪。
- 静树振惊飙:安静的树木也受到惊风的震动。
- 渺哉风动人:风的力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可以影响到人的内心和情感。
- 美恶殊相摇:美好与丑陋的事物在风中相互影响,产生变化。
- 枢机在言行:关键之处在于言行的选择。
- 天地遐不遥:天地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
- 子綦隐南郭:指的是一个名为子綦的人隐居在南方的一座城市或地区。
- 三籁日萧条:指一天中的三次自然声音——风、雨、雷声,都显得格外寂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诗人以“平流鼓怒浪”和“静树振惊飙”开篇,描绘了大自然中风的猛烈和树木的动荡不安。接着,“渺哉风动人,美恶殊相摇”,表达了风对人的情感和心态有着深远的影响。
“枢机在言行”,“天地遐不遥”,诗人探讨了言语和行为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与宇宙万物的关系。在这里,“平流鼓怒浪,静树振惊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类行为的一种隐喻,提醒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时,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子綦隐南郭,三籁日萧条”,通过描述一个隐士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方式与前文中的哲理思考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美感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