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台云树晚幽幽,霜老千林木叶稠。
南国秋风吹客鬓,野人归梦落沧洲。
疏慵未赴公车召,放浪仍耽杞国忧。
廊庙江湖俱寂寞,有怀空倚粤江楼。
【诗词】
城南秋感
朝台云树晚幽幽,霜老千林木叶稠。
南国秋风吹客鬓,野人归梦落沧洲。
疏慵未赴公车召,放浪仍耽杞国忧。
廊庙江湖俱寂寞,有怀空倚粤江楼。
【注释】
朝台:指朝廷、官府。
云树:比喻朝廷的官员。
幽幽:深远的样子。
霜老:比喻岁月蹉跎。
千木:泛指众多的树木。
南国:指南方。
秋风:秋天的风。
疏慵:形容心情散乱不集中。
公车召:指参加科举考试。
公车:古代指朝廷的车辆。
放浪:放荡不羁。
杞国:春秋时卫国邑名,今河南省杞县北。
沧洲:水边平地。
廊庙:原意是房屋的廊和门,后借指国家政权。
江湖:指隐居之地。
有怀:有所思念。
倚:依靠。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官场失意之后,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内心的孤独。首句“朝台云树晚幽幽,霜老千林木叶稠”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人站在高高的城墙之上,眺望远方,只见云雾缭绕,树木苍翠。这里的“云树”象征着朝廷的高官厚禄,而“霜老”则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自己的疲惫。
颔联“南国秋风吹客鬓,野人归梦落沧洲”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秋风萧瑟,吹动着他的鬓发,而他的心中却充满了归家的渴望。这句诗以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他既向往着家乡的美好,又无法割舍对仕途的执着。
颈联“疏慵未赴公车召,放浪仍耽杞国忧”则揭示了诗人的性格特点。他虽然不愿意参与官场的争斗,但心中的忧虑却始终难以放下。这里的“疏慵”和“放浪”分别代表了他对仕途的态度和生活的态度。
尾联“廊庙江湖俱寂寞,有怀空倚粤江楼”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感慨。他深知官场的冷漠和世事的无常,因此只能在这座粤江楼上寄托自己的情怀。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也流露出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同时,诗歌中的意象丰富多样,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深沉的情感表达,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