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标格老僧装,大地无非选佛场。
最是匡庐宜乞食,虎溪前去是柴桑。

【注释】匡庐:即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乞食:佛教徒向施主乞讨食物。虎溪:在庐山五老峰下。柴桑:今属江西九江市。

【赏析】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高启,是明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与杨基、张羽并称“吴中三杰”。他的诗多写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风格清新明快,富有生活气息。此诗为题周耐庵匡庐托钵图之作。诗中以匡庐为第一景致,描绘了匡庐山水风光,表现了匡庐山的秀美和宁静。

首句“诗人标格老僧装”,意思是说自己像一位年迈的老僧,穿着简朴的衣服,不修边幅,这是为了表现出自己的清贫和朴素的生活态度,同时也体现了自己对名利看得很淡泊。

次句“大地无非选佛场”,意思是说整个大地都是佛家修行之所,到处都能找到修行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法的崇敬和向往之情。

后两句“最是匡庐宜乞食,虎溪前去是柴桑”则是进一步描绘了匡庐山的美丽景色。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最是匡庐山适合我修行,从虎溪寺到柴桑村都是我的修行之地。这里的“乞食”指的是修行者的日常生活,而“柴桑”则是指柴桑寺,是禅宗寺院之一。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