虬龙鳞甲倚天游,风卷涛声满小楼。
入耳隐君怜雅韵,壮怀枚叔讶清秋。
巢云野鹤惊残梦,吸露鸣蝉不自由。
可是伯牙千古调,官商闲弄草堂幽。
排石松涛
虬龙鳞甲倚天游,风卷涛声满小楼。
入耳隐君怜雅韵,壮怀枚叔讶清秋。
巢云野鹤惊残梦,吸露鸣蝉不自由。
可是伯牙千古调,官商闲弄草堂幽。
注释:
- 虬龙鳞甲倚天游: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龙鳞盔甲般巍峨壮观。
- 入耳隐君怜雅韵:仿佛听到了隐者对高雅音乐的赏识和喜爱。
- 壮怀枚叔讶清秋: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的壮丽景色和深厚情怀的感受。
- 巢云野鹤惊残梦:比喻自然界中的云、鹤等生物与诗人内心的感受相互交织。
- 吸露鸣蝉不自由:反映了蝉在吸食露水时的无奈和不自由感。
- 可是伯牙千古调:指伯牙的琴声悠扬动听,成为了千古传唱的经典之作。
- 官商闲弄草堂幽:形容弹奏时轻松愉悦的氛围,以及在幽静的环境中欣赏音乐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山水画,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川的雄伟壮丽以及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自然景观和人类情感巧妙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首句“虬龙鳞甲倚天游”,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高耸入云、如同龙鳞盔甲般威严壮观的景象。接着,“风卷涛声满小楼”又通过听觉的描写,传达出风吹过山涧、涛声回荡在小楼中的情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活泼。
颔联“入耳隐君怜雅韵,壮怀枚叔讶清秋”,则进一步拓展了诗的主题。这两句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美妙,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特有的感慨之情。诗人似乎在倾听着大自然的声音,感受着秋天的气息,同时也流露出对高雅艺术的喜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颈联“巢云野鹤惊残梦,吸露鸣蝉不自由”,则以自然界中的动物为喻,进一步加深了诗的主题。这里的“巢”、“惊”、“吸”等动词形象地描绘了鸟儿们在自然中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状态的关注和思考。
尾联“可是伯牙千古调,官商闲弄草堂幽”,则再次回归到音乐的主题上。这里的“官商”指的是古代音乐中的音律,而“草堂”则是指古代文人雅集之地,暗示了诗人在这里弹琴的场景。诗人通过这两句,不仅赞美了琴声的美妙,也表达了自己对于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音乐的热爱和感悟。同时,诗中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夸张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