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蓝天外隐松涛,十笏今看驻节旄。
丹壁有梯镌日月,碧霏无梦洗尘劳。
虚传经论藏金刹,何似诗篇映玉毫。
自倚绳床度遥夜,不知身傍法云高。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景,颔联写寺庙的景色,颈联写寺中僧人与诗人的交谈,尾联写诗人送别僧人后的情景。全诗语言清丽,意境高远,富有禅理。

【答案】

(1)堆蓝天外隐松涛(在天空的尽头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山峦上松涛滚滚,声传很远)——描写山势的雄壮和山间的松涛阵阵,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2)十笏今看驻节旄(今天看到你停息在这里,就像古代人用十笏大笔来书写旌节上的字一样)——用“驻节”形容僧人停留,用“十笏”形容其文才之高,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3)丹壁有梯镌日月(在墙壁上有阶梯,上面刻着日月)——丹壁指红墙,梯即石阶,镌日月即雕刻日月,这里借指佛教中的佛祖,表现了佛教文化之博大精深。

(4)碧霏无梦洗尘劳(在蒙蒙的云雾中洗涤着尘世烦恼和劳累)——碧霏指山间薄雾,洗尘劳意谓洗净尘世烦恼、劳累,表现了僧人超然物外的禅意。

(5)虚传经论藏金刹(把佛经理论藏在寺院里)——“金刹”指寺院,表现了佛教文化对人们心灵的熏陶。

(6)何似诗篇映玉毫(哪比得上诗歌像宝玉一样的光泽)——“玉毫”指玉石的闪光,比喻诗句之美。

(7)自倚绳床度遥夜(自己靠着绳床度过漫漫长夜)——表示诗人送别僧人后独自一人度过漫漫长夜的情景。

(8)不知身傍法云高(不知道我身处何处,身傍法云即身旁有佛法的云彩环绕,意谓身虽在人间,但心已飞到佛法无边的世界)——法云即佛法的云彩,表现了诗人对佛道的执着追求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